基因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融合技术以其快捷、高效生产多功能蛋白的优势,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简要综述基因融合技术、影响基因融合的主要因素以及融合基因的主要应用。
其他文献
1 引言过氧化物酶(POD)由于活性高和选择性好常用于H2O2和葡萄糖(Glucose)含量的测定,但天然POD价格昂贵、易失活,实验条件和储存环境都很苛刻.
1 引言腺苷是三磷酸腺苷的代谢产物,它对包括免疫细胞在内的许多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对淋巴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
研究了牛体细胞核移植胚和孤雌胚在不同体外培养系统中的发育效果。结果显示:牛孤雌胚在培养液BECMaa+10%FBS中的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SOFaa+10%FBS或TCM199+10%FBS(16.5%:13.6%/12.8%,P<0.05
本文介绍了压缩机机组联锁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优化后降低了跳车危害、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开车成本。
在0.2mol/LHAc—NaAc(pH4.5)缓冲溶液中钍与茵素氨羧络合剂(ALC)、Zn^2+形成电活性异多核络合物,吸附在静汞滴电极上,于—0.64V(vs.Ag/AgCl)处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出峰,其峰高与钍浓
报道了Pd(Ⅱ)与碘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游离碘使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猝灭,借此异硫氰酸荧光素为荧光指示剂间接测定钯的新方法.在 pH 6.00的条件下,异硫氰酸荧光素的最大
体外培养是猪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孤雌激活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和体内生产的胚胎相比,胚胎早期发育率还很低,体外培养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