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公司高管职务犯罪所得的法律归属——兼论刑事审判中的商法思维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公司高管职务经济犯罪案件屡屡发生,涉案数额巨大。由于国有公司国家股东身份的特殊性,法官在审判此类案件时,往往忽视国有公司的独立法律人格,将罪犯侵害公司的犯罪所得作为“追缴”、“没收”等刑事处罚措施的对象,损害了国有公司的利益。刑事审判的法官应当具备必要的商法思维能力,厘清罪犯占有财产的权利归属,应当返还公司,不应作为“追缴”或“没收”的对象。
其他文献
借助于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关两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
奥巴马总统力图从大都市区视角审视城市在复兴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设立白宫城市事务办公室,启动希望社区和选择社区计划,建立“强大的城市,强大的社区理事会”。奥巴马的举措表
在经济学的科学化进程中,传统归纳问题引发了古典经济学中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之争,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与弗里德曼提出的"理论是用于预测的工具"论点密切相关,成为当代经济学方
笔者近读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田广、戴琴琴专著《泛市场化批判》(2012年8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感觉其最大的理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泛市场化”新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
贸易保护和歧视政策正成为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维持自身产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借口”,同时又构成国际社会极力拒绝贸易保护主义和主张公平交易的话题。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