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姜黄素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体内循环时间和抑瘤效果。方法合成可生物降解的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作为载体和稳定剂,以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对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分布、微观形态、体外释放行为、药代动力学和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进行考察。结果纳米粒包封率为95%;载药量为17%;平均粒径为98 nm且分布均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中呈规整球形;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但不同分子量载体的纳米粒的释放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裸药相比,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提高;对肿瘤的抑制率最高达到68.7%,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药纳米粒在体内外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和较高的抑瘤率,且无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正>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针灸学,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获得新的生命,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由于毛主席为全党制订了正确地对待中医的政策,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
<正>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对于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的贡献。值此《中医杂志》复刊之际,
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是化疗后常见并发症,治疗延迟或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常导致病死率上升。本文就近年来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性发热临床微生物学变迁、开始抗菌药物治
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一个新型的IL-10相关因子,最初发现于2000年,以后人们不断探索发现IL-22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尽管IL-22及其
目的:探讨临床中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1-01/2013-12间的10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
陆川县地处桂东南端,是全区54个贫困县之一,被列为2016年脱贫摘帽县。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村6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3.5%,贫困户约19978万户,贫困人口约8597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0.
报纸
目的通过观察在8种颈椎支架与枕头上颈脊柱的解剖状态和颈部皮肤体表温度,了解为了防治颈椎病,应该根据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睡觉使用的支架或枕头。方法31例颈椎病人按照随机
<正>升阳益胃汤乃李东垣所创,为专治肺之脾胃虚方,所治病机为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风寒湿邪。现代临床医生多取李东垣之长而将升阳益胃汤应用于脾胃内伤病症的治疗中,却
水塔水位自动控制开关主要用途是配合水泵,根据水塔水位高低的变化来启动及停止,此外在开关上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指示灯能表示水塔的水位,从而极大的方便人们在工农业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