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阐明Boro Ⅱ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来源 :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已定位和克隆了控制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基因.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研究组在上发表论文揭示:BoroⅡ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线粒体编码的细胞毒素肽引起,两个含PPR蛋白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均可破坏或降解细胞毒素肽使植株育性恢复,从而在分子水平解释了BoroⅡ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性的机理.这是中国科学家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的最新贡献.
其他文献
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下定决心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还能让身形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好。但是,“报复性”运动有可能会适得齐反。建议循序渐进 杜绝“报复性”健身  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少运动爱好者表示,“宅”家两个多月没健身,身体都快“生锈”了。随着疫情逐渐向好,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开启“运动模式”。很多以前的长跑爱好者,急急地开始了锻炼,然
期刊
为解决波浪补偿系统中时延现象导致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通过建立Newton-ARMA模型提前预测船舶升沉运动来消除时延现象。首先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对船舶升沉运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降
5月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運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启动会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成功召开。科技部高新司先进制造处、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射电天文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项目责任专家和咨询专家以及项目组成员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  “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是贵州省科技厅定向组织推荐申报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