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为何一见奥数题就呕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岁女孩春柳(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上初中以前一直生活在小县城。在当数学老师的父亲指导下,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课外奥数辅导,曾获得市级数学奥赛亚军。整个小学阶段,春柳是数学尖子生,因为奥赛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被市里一所私立初中录取。母亲为了她求学方便,到市里租房陪读,父亲则继续在县城工作,一家人周末才能团聚。
  春柳上初中后,总体成绩在班上并不拔尖,英语发音还时常遭同学嘲笑,平时的数学考试题与她擅长的奥数大相径庭,她甚至怀疑起自己的数学到底学得好不好。
  市里的同学与县城的同学观念迥异。春柳发现,在县城的学校,优等生都是没日没夜地苦学;而现在,尖子生都是一副“边玩边学”的姿态,像她一样争分夺秒学习的人反而被怀疑智商不行。同学中间还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女生数学成绩特别好,说明她缺乏魅力,是个乏味、无聊、只会死读书的“理工女”。男生们喜欢的女生应该参加文学社、有丁香般淡淡的哀愁、会一两种乐器……春柳悲哀地发现,自己原来的优势都成了劣势,曾引以为荣的理科成绩反而给她带来了“性别歧视”!
  同学们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也深刻影响着她。进入青春期后,她悄悄减肥,开始厌食,经常呕吐。父母一开始以为她不适应新环境,在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一切正常后,父母开始焦虑。而随着厌食症状加剧,春柳出现了失眠问题,数学、物理成绩直线下滑,上奥数训练课时总是头晕。在最近一次参加奥数比赛时,试卷发到手里,她一看到试题就呕吐不止,监考老师不得不将她送出考场……
  应对策略——叛逆期孩子反感“一本正经”
  春柳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来到心理诊所的。她的衣着灰不溜秋,短发,乍一看像个男孩。父母一离开,她就说:“我讨厌医生,讨厌你们讲大道理。我爸什么道理都跟我讲过了,没用!”
  看她明显有抵触情绪,我立即想到了一本名为《儿童叙事治疗——严重问题的游戏取向》的书。该书作者是三位西方儿童心理临床治疗师,他们向广大家长提出一个挑战:大人如果总以“严肃的方式”处理问题,付出的代价就是限制自身的资源——包括横向思考、保持好奇心、愉悦的心情、投入儿童世界的能力、相信问题能够解决的信念等。缺少了这些,我们的头脑会变得迟钝,对儿童失去吸引力,甚至被问题打败。
  春柳是一个非常理性、聪明、高智商、乐意分享却有点叛逆的孩子。这类青春期学霸,最烦被“一本正经”地教训。我决定采取一种游戏的方式与她交流。因为游戏能提供一种“通用的语言”,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我以“叙事游戏”的方式与她聊起了小狗,因为事先我知道她家养了一只小狗。我问她:“你很喜欢你家的小狗吧?以前可以每天看到它,现在一周只能见一次,会不会不适应?”她点头承认,并告诉我她的狗名叫“大地”。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大地什么时候最棒?”她说:“它站起来作揖的时候。”
  我说:“它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当你回到家,它摇着尾巴扑上来跟你玩的时候,你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她有了笑容:“是啊,它挺逗的……”
  隨后我与她分享了自己养狗的经历,她似乎找到了知音,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一番铺垫之后,我很自然地转入了正题,问她:“你觉不觉得是呕吐夺走了你的快乐?”她脱口而出:“还有到市里来上学,我不喜欢这儿……还有奥数,我讨厌比赛……”
  她的回答已经表明了她厌食、呕吐的根本原因,但我希望引导她乐观起来,便说:“春柳啊,我不认识以前的你,以前你在县城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她说:“很快乐,也很阳光,虽然有点胖,但每天精神抖擞!我不计较别人怎么看我!我那时候真的很快乐!”我追问:“那时候你最好的朋友怎么看你呢?”她一脸笑容,快乐地说:“她说我是个开心果。”我再问:“那老师怎么看你呢?”她答:“老师说我非常会搞笑,不像个女孩子!”
  与她进行这番对话的目的,是要她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自己,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对照,让她以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加以强化,尤其是正面评价,在经过强化以后帮她提升自我评价并增强自信。
  叙事游戏——像在谈别人的事情一样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有意回避呕吐、厌学等词汇,以旁观者的身份与她探讨问题。我说:“我认识一个正减肥的女孩,已经很瘦了,可还是强迫自己不吃饭,弄得一看到食物就不由自主地反胃。你想不想给她一些建议?”她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说:“我会告诉她,这是一场战争,要勇敢,别退缩!我觉得‘厌食症’就像一个怪兽,我就一直在跟怪兽较量,有时候会被打败,有时候会打败它。”我借机重复她的话,引导她明白,即使被厌食症打败了,她仍然具有打败厌食症的坚强意志。我又问她:“假如那个女孩退缩了,觉得自己没希望了,战胜不了厌食症,你会如何鼓励她呢?”
  春柳说:“我要告诉她,虽然很艰难,但是你要为生命战斗,否则你会饿死!你可以养一只小狗,狗狗永远不会抛弃主人,会是主人永远的同盟。每次我不想吃饭的时候,就会想到我的狗正期待着我回家……”
  我俩的这番沟通,其实是一种外化的语言实践——将她与她身上的问题分开,而不是把问题当成她的一部分,我们似乎是在谈论“别人”——从而减轻她的压力。
  在谈论“数学问题”时,我使用了同样的方法。看得出春柳的父母都被她数学成绩下滑的“乌云”笼罩着,以至于不断对她表达负面情绪。当春柳妈妈不断重申她为了女儿付出了事业、精力、金钱,而女儿成绩退步让她很没面子、很没自信,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做个好母亲时,我提醒并建议她:“你所有的注意力是不是都在女儿的学习成绩上,忘记了孩子其他美好的地方?能不能想一想以前那个成绩优异、自信、快乐的春柳,先把她这个人和她现在的学习成绩分开,让她感觉不到压力和羞耻?”
  我告诉春柳妈妈:“您的女儿其实一直在对抗厌食、厌学,她像在打仗一样与呕吐感做斗争,只是经常力不从心,原因是每次她快要胜利的时候,您就会泼冷水,说:‘我辛辛苦苦为你做饭、洗衣、陪读,放弃了一切,你却如何如何。’这种话你觉得是在帮她还是在帮她的敌人?”春柳妈妈明显有些吃惊。因为她始终认为女儿和女儿的问题是一体的,女儿看到奥数题就呕吐,是因为懒惰、想逃避。她从来没有看到女儿的努力,与女儿的沟通总是给女儿带来压力,以至于母女关系剑拔弩张。   我指导春柳妈妈学习“叙事游戏法”——将女儿的厌学、厌食等问题想象为一只看不见的、乖戾又狡猾的“怪兽”。“怪兽”总是将父母囚禁在视野狭窄的黑暗洞穴中,让父母只看见问题,忘记孩子本身的可爱。“怪兽”让父母歇斯底里、口不择言,压制孩子的潜能。
  春柳妈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我的指导下试着客观地看待女儿的努力。果然,她的改变很快化解了母女之间的坚冰。尽管她偶尔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当她努力把与女儿的交流从“家长教训孩子”的模式转变为“平等有趣”的朋友式的交流以后,春柳曾经有过的负罪感、羞耻感渐渐消除,与她的关系大为改善。
  重燃激情——加入“拥护数学俱乐部”
  随着亲子关系的改善,更关键的是父母新的教育理念让春柳放松了不少,她的厌食状况也渐渐有所好转,不再那么挑食,体重有所回升。在随后的近半年里,她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提升,但停止了下滑,这让她觉得“父母没那么讨厌了,日子好过多了”。
  春柳的任课老师无不認为,无论智商还是学习基础,春柳都具备成为学霸的条件,只要她重燃对理科学习的热情,摆脱莫名其妙的呕吐感,她就能继续在奥数领域驰骋。所以,后期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这两个方面。
  我经常询问春柳的梦想——尽管青春期女孩的梦想会变来变去,但春柳对未来的憧憬仍是做律师、大学教授、牙科医生等高大上的职业。
  我借用了美国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些学校,一些学生特别是男生,会怀疑女生的数学能力。心理老师就组织了一个“拥护数学(ANTI-ANTI-MATH)俱乐部”,让女生明白:很多人认为女生学不好数学,这是个大谎言。很多加入俱乐部的女生渐渐发现,很多男生之所以怀疑女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因为他们希望女生很笨,永远崇拜他们。
  给春柳讲完这个案例我问她:“你一看到奥数题就想吐,是不是因为一种心理暗示——我数学不好,我是个可爱的有女人味的女孩——可是这种暗示绝对不会让你变得更可爱或更有女人味,而是会扼杀你的天赋,让你变得自卑。”春柳想了想,没有否认。
  我鼓励她也写一份申请书,加入“拥护数学俱乐部”。等她写好申请书,我带她诵读了俱乐部宣言,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是俱乐部的一员。这就意味着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提高数学成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那些总以为女生笨的男生们:“我是女生,但可以做得比你们更棒!”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尽管面对奥数试题还会有呕吐感,但春柳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忽视那种感觉,并将注意力转移,有了能够战胜呕吐的自信。
  我又给她打了一个“警报器”的比喻,告诉她:“感到恶心想吐时,你可以放慢呼吸,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错误警报,是你的想象力在吓唬你。”她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放慢呼吸”的放松法,采用这种方法,她能够让自己在奥数比赛中放松身心。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战胜了呕吐感。
  我最近一次见到春柳,是她初二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她蓄起了长发,穿得很漂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在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成绩全年级第一。她自豪地对我说:“学数学,女生当然不输给男生,我就是证明!”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人情礼”之困,不仅在成人中,在学生当中也早已蔚然成风,成了学生家长吐槽最多的话题。2013年11月22日晚,河北省邯郸市18岁的高三男生张丰,失手将自己的父亲杀死。而悲剧的缘起,正是在学生中越来越盛行,同时又让父母不堪负累的“人情礼”……  2013年11月22日下午6时许,放学回家的张丰急切地对父亲张志勇说:“爸爸,今天我同学李明过生日,晚上要开个party,给我200元钱随礼吧!”张志勇一听
尊师重教,谈何容易  易雪松(10岁男孩的妈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传承,但传承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老师要值得尊重,如果老师不讲究师道尊严,还要求学生尊重他,那就不合理了。我儿子的班主任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孩子气很重,动不动就惩罚孩子。上周,因为一堂语文课的课堂秩序不好,他不问青红皂白,罚全班学生抄整本的语文书!我打电话给他为孩子求情,他居然说,请家长不要干涉班主任的工作,否
美国时间2017年6月3日至6月10日,一场全球顶级手机软件开发者的盛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办。大会由美国苹果公司向全球数千名设计者们展示最新的应用软件和技术,给开发者们提供直面商讨探究的机会。同时,苹果公司还设立苹果奖学金,每年全世界只有最优秀的350名程序开发者能够获得,而来自中国的一名17岁高中生马舜喆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开发过5款苹果手机应用软件,在大会现场还与苹果公司总裁库克面对面交流,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通过生育会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性状,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那么,父母都有哪些特征会遗传给自己的子女呢?  1.接近百分之百的“绝对”遗传:  ①肤色:遗传时不偏不倚,总是遵循“相加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如,父母皮肤较黑,就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父母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子女便会拥有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  ②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
儿童出现厌学、撒谎、偷窃等问题行为,家长和老师常常会认为孩子的品德有问题,是“坏孩子”,歧视他们甚至放弃教育,其实,孩子可能有行为障碍,若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治疗,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今年3月,我响应心理协会的征招,到浙江某县中心小学挂职副班主任,任期半年。校长建议我去四(3)班,因为这个班一个叫安安(化名)的女生很奇怪,她英语成绩超好,其他几门功课都不及格,而且经常偷同学的东西。职业
老陈的亿万家产不是靠劳动得来的,他的工厂经常偷税漏税,克扣工人工资,产品质量以次充好,问题很多。就是偶尔借给别人一些钱,他也要把利息算上。他是一个善于伪装的人,比如地上有几枚硬币,他会假惺惺地捡起来,另外,他平时爱穿破旧的衣服,还喜欢做一些小小的善事等,把自己裝扮成不浪费的模样,其目的就是想赢得一个好名声,让政府奖励他。大家都看透了他,于是背地里叫他“假慈善家”“败家子”“披着羊皮的狼”。  (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比如,小孩子过马路的时候喜欢走4步跳1步
问:2016年5月,我到一家公司应聘,从事门卫工作。我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并签订3年劳动合同。前不久,我因家中有事无法继续工作,要求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提出,如果我辞职,必须向公司支付3000元的违约金,否则直接从工资中扣除。请问,与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必须支付违约金?  吴光明(河南郑州)  律师意见: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
名人用自拍来炫耀奢华的生活,普通人用自拍记录自己的活动,但是,专家却把自拍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并且提出,常常寻找最佳自拍角度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病。  英国精神病专家戴维·维尔博士告诉记者:“拍照手机流行起来以后,找我看畸形恐惧症的患者2/3都有反复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的强迫症。有畸形恐惧症的自拍爱好者有时会花上几个小时,试图拍出不显示任何缺陷的形象:他们很清楚自己存在这些缺陷,但其他人可能
1.按时吃早餐  睡眠时大脑仍在消耗热量,所以早上起床是大脑最缺乏能源的时候。这时候,好好吃顿早餐,大脑才能清醒过来,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早餐,最好以全麦、糙米等未精制的谷类为主食。  2.吃时多咀嚼  以一口20下为目标,咀嚼食物。咀嚼时,咀嚼肌的运动会将刺激传到脑干、小脑、大脑皮质,提高脑部活动。充分咀嚼还有助于分泌胆囊收缩素,其会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3.多吃團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