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分利集团对政治改革的负面影响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10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立足于利益集团理论及奥尔森《国家的兴衰》一书中的观点,分析分利集团的特性及其行动逻辑与政治间的关系,将会对政治改革造成何种负面影响。
  【关键词】分利集团;政治改革;政府决策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领域内的改造和革新,更具体地说,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分利集团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在参与政治博弈的过程中对政治改革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制度的演进,将会影响到政治改革的成功与失败。
  一、分利集团的内涵及其行动逻辑
  利益集团按动力机制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增加社会的总生产率、为公共利益而努力的公共利益集团;另一类是奥尔森在《国家的兴衰》一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在社会总的利益格局中,为本集团获取更多更大利益份额而采取集体行动的利益共同体,称为分利集团。虽然,利益集团的共同目标都是使集团利益最大化,但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在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两条道路上——努力增加全社会的公共物品或在社会公共物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己分得的份额,那些小集团或者社会联系紧密的成员所组成的各种小集团的较大“联邦”集团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这类集团如果要增加全社会的公共物品,其所付出的成本是高昂的,但经社会全体成员平均下来后的收益的结果却是得不偿失。因此,像这种只代表非常少一部分人的利益的集团,将很少或不会为了社会利益作出巨大的牺牲,反而会通过采取利己排他政策,采取集体行动获取社会产品的更大份额服务于成员利益,不惜破坏公平正义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
  二、分利集团如何影响政治
  1.分利集团与政治权力的联系。分利集团对一国的政治有重要影响。虽然奥尔森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分利集团的成员一定是国家权力或者是掌权者的结盟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分利集团对卡特尔产生的利润和对政治权力的热切推崇在不同的文化和总价传统中大体是相同的,而且现实证明,通常能够在国家层次上通过院外游说或卡特尔获益的那些分利集团都是大企业,或是富有的、有实力的个人组成的小集团。无论从分利集团的主观需要还是政府的受迫于分利集团的强势压力来说,分利集团和政府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其中政府的强制力使的行会和政府官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分利集团必须利用政府,才能尽可能地谋求实施社会控制,排斥来自其他利益集团的角逐者。可以说,政治过程受以分利集团为代表的少数精英组成的强势集团的影响或控制。
  2.分利集团影响政治的方式。帮助候选人选举。在选举阶段,分利集团首先会向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提供竞选资金;其次是利用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为候选人拉票;同时,分利集团拥有专业智囊团对涉及本集团利益的相关政策进行信息搜集,提供众多专业的政策选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参选政党的得力助手。院外游说。分利集团为提高其成员收入而不惜降低社会效率或产量所采用的一种明显方式,就是游说立法者提高某些产品的价格或劳动者的工资或对某些类别的收入比其他类别的收入征收更低的税收。在立法讨论和表决时,许多利益团体得到消息后派代表前往院外寻找目标议员,通过提供与议案相关的信息,间接使议案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表决。对于处于政治改革时期的社会而言,它们的政府系统地受到能够非常迅速组织起来的小集团的利益、恳求和压力的影响,这是因为改革牵涉到既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而改革愈是剧烈,政府的政策变化就愈相对频繁和大,分利集团就会变本加厉地钻缝隙,利用每次政策的变动都会产生新的偏好,在改革中谋取更大份额的利益。其他院外活动。其他院外活动包括贿赂;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政府官员或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本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买通其满足本集团的利益,或者通过个人社会关系向目标人员传递价值信息;通过向地方政府机关捐款或捐赠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司法干预;通过媒体制造社会舆论。
  三、分利集团对政治改革的负面影响
  政治改革既是当时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方式。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民众的要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所有成功的政治改革或革命,从根本上说都源于分配问题,并以创立新的政治体制而终。因此,政治改革对分利集团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政治改革将会使他们的原有利益格局打破。他们一旦从某种制度安排中得利,为了保守住他们的利益,就不愿意推动制度创新。所以说,分利集团将是政治改革的强大阻碍力量。
  1.危害社会公平,引起社会动荡。分利集团对公共终极关怀的缺乏,将迅速侵蚀政治改革中脆弱的公平与正义,如果不能解决分配问题,最终导致爆炸性的政治动荡。它们也会采取院外游说等方式阻碍资源的重新分配,破坏资源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流去,导致其他群的正当利益受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公平,违背了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阶层、集团和政党等方面的利益关系、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目的政治改革。改革,作为利益的再分配,不可避免会付出一定社会代价。但如果经常出现多数人承受改革代价,少数人享受改革成果的情况,人们对改革的信任度必然下降。长期以往,会导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和分歧加剧,甚至彼此的对立,加上由政治改革引起的政局上可能的多变与不稳定,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失控。
  2.利用制度不完善,导致改革变形。在政治改革过程中,政治制度的不完善这给分利集团采取软拖硬顶的抵触态度对付党和国家试图平衡各种利益的改革、或者千方百计使之扭曲变形、使避免两极分化的措施不能到位的做法予以机会。改革和革命的发生都依赖于集权。政治体制转型时期特珠条件和环境,还会滋生一些权势分利集团和社会豪富分利集团。研究表明,公共服务领域的行政腐败和政府俘获现象在转轨中国家特别是在独联体和东南欧国家较为普遍。这是因为在政治改革过程中,政府权力无可避免地介入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个别处于关键权力部门和位里的官员,就会利用监督的缺失,进行各种寻租活动。个别企业主通过贿赂等方式挟持政府,造成社会豪富分利集团可以使政府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法律、政策和规章,阻碍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使改革变形。
  3.提高政府管制复杂度,浇灭政治改革动力。通过创造特殊供给和异常情况,分利集团的院外游说提高了政府管制的复杂性和政府的范围。并且,政府管制越严厉,法律的复杂性和执法成本的增加。结论是分利集团数量越多,政府需要处理的事务就越多,耗费的精力也越多,明显结果是行政效率的降低。并且,政府为了某些特殊利益而增加开支、增设机构,直接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机构臃肿。分利活动频繁还会造成更多的资源用于院外活动和卡特尔活动等非经济活动,而更少地用于生产。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演进的态度和文化,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日渐失衡,两极分化日益突出,政治革新发展的动力就会萎缩。
  4.降低民主质量,破坏民主秩序的建立。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环节。民主秩序的实质效用在于使普遍的民众的利益与偏好在政治决策中得到有效的体现以及在实际的运作中得到切实的实现。在民主的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分利集团由于相对于社会多数大众来讲更接近决策中心,因而它们往往会成为特定性质的政治决策的决定性力量。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他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并且,他们获得控制权的方法通常都很隐蔽,比如收买决策者,这种行为在实质上剥夺其他利益主体的平等表决权。在政治中政策制定权重不明显的社会中,分利集团的行为降低了民主的质量,破坏民主秩序的构建。若一旦出现大的政策分歧或社会矛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便出现“井喷”式的无序表达,立即引发政治动荡和危机。
  参考文献
  [1]徐湘林.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M].中信出版社,2004
  [2]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M].李增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张立国.分利性与国家兴衰——奥尔森的集团政治功能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朱亿维.政治发展视阈中特殊利益集团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小学二年级家长是否同意学校从二年级就开展“因材施教”的举措.方法采用自编的“有关小学二年级家长如何看待开展因材施教”的开放式问卷,对234名小学二年级家长进
随着视觉文化的传播,图像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被人们所熟悉并接受,较之于文字语言的“线性结构”,图像语言的特征更体现于“立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纪实摄影的真实
在国际政治理论,软权力作为隐在的力量日益受到关注.而国家形象正是这种权力的权力资源,通过深入分析国家形象与软权力的作用关系,正确认识我国的软权力资源,发挥国家形象在
本文对高职院校贸易类课程实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构建新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贸易类课程实训环节综合评价方案,对方案的概念、特色及涉及的具体评价参数做出详细地
傅立叶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傅立叶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作出了很多天才的预测,很多理论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是对利益的调整,但“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我们面临的形势会更复杂,任务会更艰巨。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创新理念,解决职工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凝聚人心,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当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对大学生实施科学教育与管理,就必须加强辅导员自身的修养.文章尝试将人才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
摘要:在我国,电力企业属基础性产业,其日常运营及发展,离不开党务工作领导及监督。电力企业领导应依据自身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认识到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重要性。明确具体工作开展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措施及方法,提高电力企业服务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务工作;队伍  电力是我国主要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具有直接相关性。党务工作为电力企业各项活动开展提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规模也迅速蓬勃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因此,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施工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  土木工程建设工程看起来似乎只与施工人员及建筑设计师有关,其实,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为人们提供了优美良好的居住
办学特色是大学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大学办学特色的内涵必须从多个视角加以审视.本文从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大学办学特色的认识,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