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y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间音乐,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歌唱表演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
  但,本人在教学中了解到中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音乐欣赏,视听练习等等)反应冷淡,学习兴致黯然,本人还从其他学校的音乐教师中了解到80%的学生却偏爱通俗流行歌曲,导致正常的音乐教学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如何扭转这一偏离教学原则的局面呢?我想到用一句爱因斯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在歌曲教学中,多运用伴奏带
  
  平时,歌唱教学中,音乐老师习惯性用钢琴带唱来教学生,当然,这未尝不可。但想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演唱潜能,进入音乐意境,不妨试试多用伴奏带带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运用伴奏带可以体现歌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注意教师钢琴伴奏的前奏或间奏,一曲要经过反复数次练习之后才能完整唱下来,但运用伴奏带,学生则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区分伴奏音型,不同的乐器伴奏效果,从而使演唱变得准确和完整。
  第二,运用伴奏带,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歌唱兴趣。若一堂音乐课都用钢琴进行教学。学生则会兴趣大减,教师自己也觉得索然无味。然而,两者合理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理会到歌曲的知识结构、速度、力度、音乐等方面。还能掌握音乐的律动性,感受各种节奏型。
  第三,运用伴奏带,体会音乐形象,有较好的情感表达。钢琴单一的音乐伴奏,易使学生觉得乏味,歌唱兴致不高,从而音乐形象也难以展现出来。而采用各种乐器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来配器的伴奏带,能带学生自觉地进入演唱角色,从而将歌曲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达到声情并茂地境界。
  
  二、 在视唱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喜而愿学,学而不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音乐教学效果。视唱教学是音乐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视唱训练是相当枯燥,乏味的,为了促进这一环节的积极发展,我认为:
  1. 适当安排视唱,切忌集中一堂课训练,否则物极必反。
  2. 在练习一首新曲时,先练节奏后加音高或先攻难点后逐个击破。做到由易到难,分布训练,减轻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3. 在练习一首新曲时,让学生先分析,后视唱,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不断地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现在的学生喜“动口”而不喜“静听”这一习性,在欣赏教学中,借助时代背景,介绍作者及文学标题,讲解等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心领神会,浮想联翩,带领学生“身临其境”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如欣赏《十八相送》,教师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将学生引入音乐中,使学生寓教于乐中了解古代人民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中向往和追求美好自由的生活;又如欣赏“祥林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学过的《祝福》将他们带入音乐中,让他们知道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有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及时利用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从而完满胜利完成教学目标。(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利用2014—2015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少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父母教养方式越严格,亲子关系越好。研究还发现,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信心指数、夫妻关系的质量同样对亲子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家长加强子女管教应把握好尺度,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与信任。  〔关键词〕教养方式;亲子关
认识“整时”是人教版第一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又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我的教学想法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教育教学、教书育人是阳光下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而这项复杂、艰辛的系统工程,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热爱学生、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兹将个人从事这项工作30余年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行请教。    一、热爱学生,善待学生,是教书育人成功的前提     教师应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师长,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朋友身份和学生打交道,视学生如子女,和他们打成一片。我认为,这是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
〔关键词〕生涯抉择;教育戏剧;高一学生;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45-03  【活动理念】  人的一生需要做无数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不同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选科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面临的一个重大生涯抉择。学生需综合考虑自身特点、社会需要以及家庭条件等因素,才能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频繁。社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英语。能够讲流利的英语,已经成为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奋斗目标。但是。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口语教学的现状  从口语教学的环境看,学生除了课堂上使用英语外,其余时间全部使用汉语。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可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情景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巧设游戏型生活情景,唤醒学生探究的快乐感;构思故事型发展情景,实现学生探究的生成性;妙用体育型生活情景,培养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借助操作型生活情景,突出学生探究的实
摘要:中职语文阅读教材所选的文本,尽管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但这些文本之间往往既具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这是进行比较阅读教学的客观依据。但是比较也是有前提的,作为比较阅读的文本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要有可比较性;还要对文本双方或多方有充分地准确、透彻地了解;要选择恰当的比较角度,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材;比较阅读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同时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摘要〕小黄是初三男生,因为缺乏与家人和同学的沟通以及失恋,出现失眠,影响学习。班主任为了帮助他找到问题根源,联手多方资源,采纳特别的方法,帮助他疏导情绪,缓解失眠的痛苦,调整目标,提高学习成绩和信心。  〔关键词〕失眠;情绪困扰;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5-0028-03一、主要问题  我从初二开始担任小黄所在班的班主任。他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养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责任。  作为职高班主任,更有理由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会学习、性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对于初入小学的新生来说,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对学校课程与学校生活的态度。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探索了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干预策略以及家校共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适应;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66-02  一、“林妹妹”不想来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