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员是一面旗帜,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阳春市潭水镇竹塘村村民刘强说。“在老党员李文深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家种上了8亩针葵,目前长势很好。”
在村党员田头示范岗前面新安置了一张圆桌,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文深正热心地向村民传授针葵种植技术。他告诉记者说:“我2006年开始种植花卉针葵,一共种了20亩,一般种植3年就可以收获上市了,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年收入可达1.3万元左右,最高的时候达到1.7万元。而且种植针葵投入少,易管理。”在李文深等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已发展针葵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有6户村民因种植针葵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1年初,镇委、镇政府刚启动‘党员田头示范岗’活动时,李文深便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并想方设法向村民宣传致富经验。“我觉得在田头设置党员示范岗,使村民学有榜样,做有样板,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效仿,能达到带领群众致富的目的。”
潭水镇是省级中心镇,总人口8万多人,其中农村党员1570名。全镇耕地面积5.8万亩,是阳春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已形成了南药、花卉、鱼苗孵化、蔬菜等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镇挑选一批商品意识强、技术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办起“党员田头示范岗”,以示范岗为阵地,带领身边的村民致富,让党员的榜样在田间地头树起来。
目前,该镇利用示范岗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户,发动村民种植花卉3500多亩,南药4300多亩,高产值蔬菜1.2万亩。全镇建有鱼苗孵化场320个,常年孵化繁殖各种鱼苗超553亿尾,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旗鼓村党员苏昭文放弃在外面工作的机会,在家乡种植了7亩菊花,年收入达10多万元。在他示范和带动下,周边13户农户靠种植菊花盖起了新楼房,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善。
同时,该镇还积极引导党员种养大户成立协会和专业组织,注重培育党员大户成为产业带头人,建立专业流通队伍,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先后成立了花卉、蔬菜、鱼苗、南药等专业协会,专门从事销售人员近400人,在广州、珠海、深圳和上海等地均设有销售网点,还开辟了网上交易平台。
采访中,潭水镇委书记林国雄对记者说:“通过创建党员田头示范岗,全镇已逐步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彰显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党员、村民在比、学、赶、超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收入水平,干群、党群关系在创建中更显和谐。”
在村党员田头示范岗前面新安置了一张圆桌,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文深正热心地向村民传授针葵种植技术。他告诉记者说:“我2006年开始种植花卉针葵,一共种了20亩,一般种植3年就可以收获上市了,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年收入可达1.3万元左右,最高的时候达到1.7万元。而且种植针葵投入少,易管理。”在李文深等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已发展针葵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有6户村民因种植针葵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1年初,镇委、镇政府刚启动‘党员田头示范岗’活动时,李文深便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并想方设法向村民宣传致富经验。“我觉得在田头设置党员示范岗,使村民学有榜样,做有样板,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效仿,能达到带领群众致富的目的。”
潭水镇是省级中心镇,总人口8万多人,其中农村党员1570名。全镇耕地面积5.8万亩,是阳春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已形成了南药、花卉、鱼苗孵化、蔬菜等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镇挑选一批商品意识强、技术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办起“党员田头示范岗”,以示范岗为阵地,带领身边的村民致富,让党员的榜样在田间地头树起来。
目前,该镇利用示范岗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户,发动村民种植花卉3500多亩,南药4300多亩,高产值蔬菜1.2万亩。全镇建有鱼苗孵化场320个,常年孵化繁殖各种鱼苗超553亿尾,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旗鼓村党员苏昭文放弃在外面工作的机会,在家乡种植了7亩菊花,年收入达10多万元。在他示范和带动下,周边13户农户靠种植菊花盖起了新楼房,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善。
同时,该镇还积极引导党员种养大户成立协会和专业组织,注重培育党员大户成为产业带头人,建立专业流通队伍,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先后成立了花卉、蔬菜、鱼苗、南药等专业协会,专门从事销售人员近400人,在广州、珠海、深圳和上海等地均设有销售网点,还开辟了网上交易平台。
采访中,潭水镇委书记林国雄对记者说:“通过创建党员田头示范岗,全镇已逐步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彰显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党员、村民在比、学、赶、超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收入水平,干群、党群关系在创建中更显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