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开发传统工艺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地方传统工艺作为特色教学进而开发成校本课程进入课堂,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合适的师资、适切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同时教材需要不断修订完善。
  关键词:传统工艺;校本课程;特色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43-2
  学校于2012年秋季与当地传统工艺传承人合作,开设核雕、刺绣课程,让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成为“课”,成为课程,进入中学课堂,学生陶醉其中,玩中学,传承了传统工艺,熏陶了艺术修养。2014年,学校的核雕、刺绣课程入选国家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试点项目课程”资源库。
  两年来的实践,笔者引发出将传统工艺作为特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的一点思考:
  一、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项目选择
  1.独特性原则。
  特色课程教学最好应选人家没有的“缺门”,或者是别人很少搞的“冷门”,而不能选人家都在搞的“热门”。因为有了独特性,才会有新颖性,然后才称得上有创造性。如果外界已有人在搞,只要还不太“热门”,也可以试一试,若搞得比人家好,比人家强,表现形式上有新意,风格上有独创性,那也可以称为特色。总之,选项问题上应该注意独特性,做到“人无我上,人少我精,人多我弃”。
  2.时效性原则。
  特色教学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等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学、操作起来不复杂、出成果快的项目。总之,做事要讲究效率,选项上也要讲时效性,选“花时少、学不难、成效快”的项目。
  3.经济性原则。
  有些特色教学需要特殊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有的还涉及专门的工具、材料。所以项目的选择要考虑经济效益,投资要少,尽量不增加国家、学校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否则很难取得领导和家长的支持。核雕教学只需一两把刻刀、几枚橄榄核,刺绣教学有一个圆绷架、一根绣花针、几根丝线,花不了几元钱,更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和设备。所以特色教学也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出成果”。
  二、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总体目标
  核雕、刺绣工艺特色课程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使特色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无的放矢、“烂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以及单纯追求功利性的片面做法。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总体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综合素质 工艺特长”。
  由于核雕、刺绣工艺特色课程教学,不完全是单一的美术教学、劳技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元化”的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活动,它涉及绘画、书法、雕刻、工艺、设计、以及文学、历史、政治和民俗等人文知识。通过两年一个循环的跟踪教学,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基本技能、美术审美能力及人文知识等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且掌握了核雕、刺绣的手艺。
  三、传统工艺特色课程教学的性质
  1.职业院校的核雕、刺绣工艺特色班,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已把核雕、刺绣放到了最主要的必修课地位,他们的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传承核雕、刺绣手工艺。而我们搞的工艺特色课程教学,宗旨和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特长为基础,属于校本课程设置,没有改变规定课程和增加课时,不影响学生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也不影响学校教学的整体格局。我们的特色教学仅是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一种新的改革和探索的尝试。
  2.职业院校的工艺特色班,是中考招生时专设的专业,生源一般都作筛选,招进的学生都具有美术这方面的一定基础,学生和家长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习核雕、刺绣技艺,使之成为今后谋生的手段)。而我们的工艺特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作任何筛选,通过教学不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还让学生拥有一手工艺特长。
  四、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师资培养
  核雕、刺绣,是一门手艺,并不是美术教师的专长。课程开设之初,除了配备文化课教师讲授核雕、刺绣的历史、文化地位,讲授核雕、刺绣门类,学校从校内物色会刺绣技艺的教师承担刺绣教学,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业务指导,聘请校外核雕工作室的师傅进入教室传授技艺。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没有自己的师资,终究不是个事。学校还专门让美术老师参与核雕课程,跟随师傅学习,了解核雕技能并动手实践,渐渐拥有核雕特长。
  五、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
  核雕、刺绣,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也从未有过劳技教材将此收入。既然开出了课,就需有教材。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情和教学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自行编写内容选择和体系安排上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教材。
  特色教学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教材可参考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编写。通过寻找资料,翻阅参考书上,编写成了《核雕入门教材》《苏绣艺术》两本教材,正式作为我们核雕、刺绣特色教学的校本教材,现已投入试用。
  在编写核雕、刺绣特色教材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教材要切合当前形势,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符合新课改精神。
  2.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核雕、刺绣虽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往往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有国际性,通过核雕、刺绣教学不但学习传统艺术,而且还可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3.教材编写应侧重知识性和审美性,但也应兼顾实践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4.教材不可能一稿达到完美,必须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边总结、边修改、边完善,力争做到三年一个循环下来,出好教材、出好经验、出好论文、出好人才。
  六、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学
  1.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欣赏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名家范作的欣赏,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增强对核雕、刺绣艺术的美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其他文献
判别式法  若所求问题可转化为二次不等式,则可联想到二次函数图象结合判别式解题.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f(x)=ax2+bx+c(a≠0,x∈R)],则有:(1)[f(x)>0]对[x∈R]恒成立[?a>0,Δa]恒成立[?aa(a为参数)]恒成立[?a0,f(β)>0.]  例5 对任意[a∈[-1,1]],不等式[x2+(a-4)x+4-][2a>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解析 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