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有利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问题情境创设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究其根源,教师常常为了提问而设置问题,忽视了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忽视了问题情境度学生的启发性。本文从学生认知背景、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内容入手,探究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个体差异性,考虑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作为情境创设的主导者,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启发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为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扎实基础,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关注学生学习认知背景
  建构主义观点之处,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处于关键地位,其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性。数学教师应面向整体对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真实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基础、学习态度等。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提问:“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车轮的轴都要设置在圆的正中心?”生:“因为这样更美观。”师:“仅仅是因为美观吗?我们来观看动画中的车轮,当轴不在圆心时,车轮的运动是什么样的?当轴在圆心上时,车轮的运动又是什么样的?”通过观察,学生们发展当轴不在圆心上时,车轮的运动看起来上下晃动。这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骑车的感受联想一下车轴在圆心与不在圆心的感覺。结合问题以及具体的情境,学生得出车轴在圆心时,自行车骑起来更加平稳,并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了“同一圆内,半径都相等”的知识点。此外,笔者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的半径联想生活中的事物,如半径16厘米学生能够想到蛋糕、披萨,半径是1米时学生能够联想到大圆桌等。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背景,还有助于促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提升,实现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创设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正在逐渐被“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代替。以生为本,不只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教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通过亲身经历问题创设、探究的过程,学会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以及实践探究。笔者认为自主创设是学习经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是积累认知思考的活动逻辑经验,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对比、讨论、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论证,使其的数学逻辑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问题研究方法,积累解题技巧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假设、替换、列举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三是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数学课程具有科学性,需要学生通过科学地实践探究深入了解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简单的方法进行数学观察,提高其动手实践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小学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充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
  问题情境的创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确保问题具有思考价值,流于形式的提问并学生并没有意义,不能单纯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还要确保问题情境与教学目标一致。有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学习,结合教学目标设置情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此外,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到衔接教学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路。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角”,如窗户框、门框等,通过对比总结出是由一个点以及两条边组成。而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角,通过绘制角进一步巩固关于角的概念。此外,笔者还为学生准备了简单的材料,辅助学生制作活动角。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调查。由此可见,在探究问题时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并设置活动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其参与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问题更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认知建构能力的稳步提升。在日后研究中,广大教师应提高对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指导。
  参考文献:
  [1]管洁琼.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9(19):65-65.
  [2]常爱香,张春红. 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上,2019(2).
其他文献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项基础教学工作。教师应当注重分析低年级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特点,以此为依据,及时发现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具体影响,及时发现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教学难题,并应用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关于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工作是教师需要重点完成的,需要教师付出诸多的教学耐心以及精力
期刊
摘 要:现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我国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整体教学形势一片大好。在此教育大背景下,我们更加关注教育的衔接问题,如何让学生实现持续性、有效性的学习,成为了需要我们一线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类的学科来说,更是需要注重衔接。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就小学六年级教学中如何与初中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给小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调整的进行,达成教学的有效优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成为了每一个教育研究者开展教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在其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认识到小学语文在学生学习发展中所承担的作用,并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优化,提升其实际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策略;研究分析
期刊
摘 要:军事职业教育着眼于军人长远的职业发展。新时代下,军队中不乏具备国际视野且英语能力较强的军人。本文根据院校教育中的观察,结合武警部队建设发展需要,探讨武警警官英语能力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定位。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英语学习;院校教育  军事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打什么仗、执行什么任务,针对性设置学习科目,实现“缺什么补什么”,“需求什么学什么”的目的。1军事职业教育是一种依据岗位职业技能需求而
期刊
摘 要:记得第一次上《鸿门宴》这篇文章,在给孩子们上完这一课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为什么孩子们对这一课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完了整堂课?为什么在结束这一课时,学生们却显现出强烈的意犹未尽的失落感?带着这个疑问,我和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然而他们却告诉我一个同样的答案:喜欢听这个故事。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需将语文与历史知识交叉和渗透,找准它们的结合点,既符合新
期刊
摘 要:通过开展英文名著阅读教学,提升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探索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引入英语文学名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实验表明,英文名著阅读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提升有着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英文名著;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一、研究背景  国外关于文学与二语(ESL)和外语教学(TEFL)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是否需要将文学作品纳入外语课堂,二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教学期间,需要教师明确学生为当前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相应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就应围绕学生们的学习实际,进行综合性的教学策略思考,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理解水平。为此,教师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决定引入“情境教學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关键词:情
期刊
摘 要:我国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在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脱贫”,其中在“脱贫”的路上包括一项是文化“脱贫”。即让九年义务教育制中每一个适龄儿童充分享受同等的教育学习的权利,这就是说包括需要特教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在内。  关键词:小学数学;特教;送教  一、问题的描述  要真正达到特教“脱贫”,其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学具应用或发挥是特教送教的短板,或者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学习作用。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学生在小学时期学习数学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的。但学生刚学习数学不久,能牢牢掌握住所学数学知识是一件比较困难且花费时间比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与新学知识相关的一些习题训练去帮助学生掌握课本所学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解答数学题的心态。教师监督学生经常去进行习题训练,能使学生熟能生巧,熟悉许多的解题思路,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增加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当代教师更加认同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应当是单纯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思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当中探索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直观情境;问题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