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竞赛题的引申

来源 :数学金刊·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湖北预赛试题第11题:设P为椭圆+=1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与⊙O:x2+y2=12相交于M,N两点,⊙O在M,N两点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求点Q的轨迹方程.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有些数学竞赛问题,通过引入或挖掘辅助参数,使得这些参数在解题中具有联系分散条件,显示隐含因素,转化命题结构,简化解题过程,促成条件与结论有机结合的功能,进而起到桥梁作用. 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析参数在解数学竞赛题中的辅助作用.    一、桥梁作用  数学竞赛中的不等式证明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入参数,可以把证明转化成对参数的讨论,使参数在不等式证明中起到桥梁作用.  例1(第36届IMO)设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