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和患者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的分析与比较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和比较献血者及患者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的构成和分布特点,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来在本站进行检测的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实验结果.结果 共检出意外抗体103例,其中献血者64例,患者39例.献血者意外抗体构成为:冷自身抗体20例、抗-P1 18例、非特异性冷抗体12例、抗-Leb 7例、抗-M 4例、抗-D 2例、抗-H 1例,其中女性34例,男性30例,抗体检出高峰年龄在21~30岁之间.患者意外抗体构成为:抗-E 15例、非特异性抗体9例、温自身抗体6例、冷自身抗体4例、抗-M 3例、抗-c 1例、抗-e 1例,其中女性24例,男性15例,抗体检出高峰年龄在31~40岁之间.结论 献血者中检出的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以IgM类为主,患者的则以IgG类为主.女性较男性容易产生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献血者意外抗体检出高峰期年龄小于患者。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及额颞叶痴呆(FTD)是神经退变疾病导致痴呆的几种常见类型,但DLB及FTD常被误诊为AD.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为AD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支持证据.脑萎缩模式、表观弥散系数及各向异性分数分布模式、N-乙酰大冬氨酸和肌醇在颞叶、海马、顶叶及额叶的分布模式有助于鉴别AD、DLB及FTD,并
摘要: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主阵地之一,在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现在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后进生”,虽然他们不是主流,但如果不能对其加以重视和引导,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状况、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课;后
形变模型技术作为一种既能结合底层图像信息,又可结合高层先验知识的图像分割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该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但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把形变模型技术大致分为自由形态和受限形态两类模型,从新的视角对形变模型技术进行了系统分类和知识梳理,回顾了形变模型技术的主要工作及其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中的应用,为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总体把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活性维生素 D3[1,25(OH)2VitD3]对钙磷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活性维生素D3有重要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此文就活性维生素D3对免疫系统和免疫相关疾病的调节作用作一系统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