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是怎样练成的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于自家后院的钓鱼大师,尽管和真钓鱼无关,却因人们的密闭和知之甚少而名利双收。或许这正是当今文学、电影,乃至许多艺术作品生存及产生的事实。所有奇迹,都发生在只需学会模仿或演绎的后院
  
  如今聪明的钓者不再会奔走于江河,也不会泛舟于湖海。这是因为他们无须将自己宝贵的精力浪费在路途上,只需一点小小的智巧就可以了。
  也就是模仿钓者的技巧,在自家后院将大江大河或干脆是池塘捕来的鱼,从缸里钓来放进瓮里,从瓮里钓来放进缸里……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这看似劳而无功甚至有点儿荒唐,其实竟是聪明人的办法。因为这种劳动即便餐桌上没增加一条真正由劳动得来的鱼,钓大鱼的机会更是甭想,但被世人瞧见的,俨然是高明的钓鱼大师作为。这个自家后院的大师,尽管和真钓鱼无关,但作为钓鱼大师的声名及利益,因人们的密闭和知之甚少,却实在地名利双收。
  或许这正是当今文学、电影,乃至许多艺术作品生存及产生的事实。所有奇迹,都发生在只需学会模仿或演绎的后院。
  如大家还不明白,举出冯小刚的《夜宴》,算是一例。张艺谋去年的电影《三枪》套了什么明摆着无须探究。但让他们说,是那些搞文学的没提供好故事——那种感动人,有如历践大江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的故事。
  很多北京人,只要和艺术有关,大都去过798艺术区。进到那个由废弃工厂改造的艺术区,猛一看挺唬人的。但是这些,似乎大多是来自于对遥远西方的学习与模仿,并非发自那些留长发的男同胞或刮光头的女同胞的艺术创造。
  那些年轻人不能凭实力攀上艺术的拳台,而是停在拳房里,学着人家,比比划划。不过好在算是保留了一段工厂的历史。所以深入进去,去看其中的个别作品,才那么怪异浅薄和不可理喻。
  这些年某类“现代艺术”折腾出来最重要的“成就”,我个人的感觉,大概非某画家的那张大笑脸莫属了。那笑脸——且以为是某画家的理解:“他”代表的是中国人普遍之国民性。譬如说既纯朴又狡黠,譬如说前倨后恭与胁肩谄笑,譬如说憨态可掬和愚昧无知,……等等。但我不以为然。我姑且贸然判断,“他”最能代表的,其实不是别的,而是部分现代艺术家的深层心态:阿谀西方,奉承市场。
  在798,我还看到一本资料上的图片:一个艺术家,在天安门广场或西方某著名大街,五体投地地匍匐下去,用舌头去舔地面。模仿什么,不得而知。如以“行为艺术”论之,我颇不理解。譬如,他何不去舔舔中国西部小学生课桌上那些无助的灰尘或北方旱区农家锅台上贫困的油渍?哪个更震撼,或对社会更有启示作用?当然听说还有更厉害的……。有人称之为观念艺术,但“观念”是否会成为艺术似乎没见什么人讨论过。谁又胆敢讨论呢?
  不必举例了。
  因为一个艺术家如不能实现基本的创作过程,譬如做一个匠人,去做合格的工艺品,去画大红大绿的箱柜,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也算有用。
  劳动不丢人,无聊不能成为艺术。或者说不能成为久远的给人类飞翔向上的精神世界添砖加瓦的艺术。
  一些所谓的艺术家或“大师”,自以为让老百姓在一头雾水的情形下会对他感佩涕零,以为他真搞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创造。实则不然。因为当你的那些花招儿连街角的无赖恶少都能轻易照葫芦画瓢重复模仿的时候,你有多“艺术”,就甭提了。
  当然画中的“钓鱼大师”与之相比,还算稍高级一些,学习学习总没有坏处。
  (作者为作家、画人,现居北京)
其他文献
你知道如何计算自家的碳排放吗?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碳排放”成为中国人关心的话题。一时间,社会上的各类人群都想了解有关“低碳”的常识,他们中有居委会大妈、青年志愿者、媒体记者、公司职员、管理干部,还有企业家们。在一个题为“危机与创新——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责任”沙龙上,一位企业代表说:“我们把绿色视为企业的信仰,也只有绿,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句话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  然而,就在卯
期刊
任何时代,能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不被“忽悠”的,惟有文化。那些红男绿女、轻言巧笑,那些漂浮在一般生活层面上的所谓“噱头”,也就是热闹那么一时    2009年过去了,许多事情成为往事。这意念触动我的刹那,是在京城城铁五号线的站台上。  眼前是张艺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海报:孙红雷脸色阴沉,一副粗莽之人不管不顾却要故作深沉的样子。不怎么漂亮的阎妮翘着二郎腿,干脆摆出一副红尘女子坐台耍泼的风骚架势
期刊
年度总结    中国网民的关注热点  在全球经济寒冬中,中国的互联网显得异常火热。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接近4亿,网民的民意指向越来越受到关注。最近,中国互联网数据研究公司万瑞数据依靠其互联网全流量检测平台,公布了《2009年中国网民关注热点研究》。我们挑选出2009年中国网民最关注的财经大事和房地产行业大事等两组数据,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过去的一年。    大家    世界经济LV复苏
期刊
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方人的,一种是中国人的。  最近,又有了第三种观点——日本人的观点    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即如何由传统封建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方人的,一种是中国人的。最近,读了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先生的《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又知道了还有第三种观点——且称之为日本人的观点。  西方人的观点是以中国史研究者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
期刊
荷兰  荷兰世爵收购瑞士萨博  1月26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将旗下瑞典汽车品牌“萨博”出售给荷兰跑车制造商世爵汽车公司,至此拥有72年历史的萨博车厂逃脱了被关闭的命运。根据通用、世爵和瑞典政府达成的协议,世爵将给通用7400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3.26亿美元的萨博股份。这项交易标志通用汽车公司剥离非核心品牌的努力更进一步。     中南海  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1月31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
期刊
“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姓农。不过,与过去有质的区别——那就是工作重心增加了城镇化问题,变成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两轮驱动。还是那句老话:“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  为什么中央还把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除了常规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重中之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过去的“三农”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进行重大调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时
期刊
对谈    “与下一个世纪的进步隔绝的风险”  希拉里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称:“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源泉之一,令人惊叹。中国现在有如此多的人都在上网。但是限制自由获取信息或侵犯互联网用户基本权利的国家面临着使自己与下一个世纪的进步隔绝的风险。”    管理互联网“符合世界通行做法”  杨洁篪与希拉里在伦敦会见时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中国对互联网坚持依法管理,符合世界通行做法。
期刊
美国当地时间1月27日,苹果公司传闻已久的产品iPad终于浮出水面,平板电脑再次引爆业界的关注。此前,平板电脑在CES 2010上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有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再加上多年来在处理器、操作系统、电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平板电脑元年的到来变得真正可期。    苹果iPad  虽然iPad看起来好像是大一号的iPhone或iPod Touch,但这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称为“在苹果公司创造出来的最
期刊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能否成功,在达沃斯还没有人愿意打保票    在达沃斯,从会场到酒店间穿梭的小巴士,均贴满绿色标签,因为它们全是低排量汽车;从主会场到媒体村之间运送记者的则是电动高尔夫车,它们起码在达沃斯实现了零排放。  当然,这并不是2010年“绿色达沃斯”的全部含义。在本届论坛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同样是世界政商领袖们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130多位政府首脑失望
期刊
如果改革初期关于农村问题的5个一号文件是为农村改革保驾护航的话,那么2004年至2009年的一号文件,则是开启了重农时代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人们不会忘记: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开创了中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此后,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目中,中央一号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