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社会各阶层体育行为特征研究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体育行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着。通过对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的分析,来研究体育行为在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中的具体特征表现,从体育行为这个研究领域中来揭示一些体育社会现象。
  【关键词】新世纪 社会阶层 体育行为 特征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202-02
  
  1 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的形态表现
  
  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所表现的具体形态分为三种,即社会上层、社会中间层、社会底层。其实,这三种阶层反映的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三种利益群体。[1]
  所谓社会上层,依据职业标准来看是那些高级党政机关干部以及在改革开放20余年中获益最大的人,比如民营企业家、各种老板、公司董事长、高级经理、工程承包人、市场上的各种经纪人、歌星、影星、球星等明星,以及与外资、外企结合的外企管理层、技术层等等。这些人经济收入明显高于一般人,由于收入比较隐蔽不好判断,我们只好从消费上来判断,这个群体比较突出的消费特征是购买高档轿车、购买高档住房等。其中一部分达到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水平。从社会利益群体上看,他们属于特殊获益者群体。
  所谓社会中间层,依据职业标准来看包括各个阶层的人,其中既有知识分子、干部,也有普通的经营管理者、办事员、店员、工人、农民等。他们是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社会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前,国营企业职工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典型中间阶层,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传统中间阶层的形态有了新的变化。在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生的“中上阶层”。这个阶层的基本特征是:年龄在25-30岁左右,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懂外语,会电脑,大多就职于三资企业、新兴行业,如金融、证券、信息、高新技术等领域;收入较高,在消费行为上有着很强的高消费倾向。这时的国营企业职工队伍出现了明显的衰落。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衰落,国企职工聚集的重工业、制造业是目前失业下岗的重灾区;其次是体制的衰落,国企的体制僵化,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最后是国企职工自身的不利条件,由于技术更新,他们原有的技术大多已经过时,而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又很难学会新的技术。迄今为止,传统的中间层的国企职工成为城市离岗、内退等等大军的主体,成为了“中下阶层”。而那些已解决温饱,有一定经济收入,工作相对稳定的群体成为“中中阶层”。不过他们都属于社会中间层之中。但现在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结构仍然是以中间层严重欠缺为特征的,换言之,中国仍然是一种底层大,中间层小的“金字塔型”结构,而不是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从社会利益群体上看,他们属于普通获益者群体。
  所谓社会底层,依据职业标准来看包括贫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和那些社会边缘群体(特殊人群)等等这些我们不得不正视的这个社会群体并且占很大的比重。他们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发生较大疾病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在支付住房、子女教育等大宗费用上发生困难;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会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和被社会排斥等等。从社会利益群体上看,他们属于利益受损群体。
  
  2 新世纪社会各阶层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
  
  2.1 体育行为的认识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2]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可见,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现象。
  2.2 各阶层体育行为特征的具体表现
  在对新世纪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分析时,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社会中去,然后可以从表现人的体育行为的内部(生理、心理)和外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为切入口,运用整体视角来探索和分辨新世纪各阶层体育行为特征的表现。
  2.2.1 社会上层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
  首先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内部特征来讲。生理特征,在这一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机体功能上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表现出早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一些特性,称为“亚健康”状态,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因此体育行为的介入对改善现有的人体机能状态显得由为的重要,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重,社会交往频繁,过度的脑力劳动,加上不太注重劳逸结合和合理的生活方式与体育保健,使“现代文明病”过早降临,并且对从事体育锻炼认知态度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表现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恒心,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尤其是在外部条件发生改变以后,许多人就可能会以各种客观条件来说服主观的愿望,工作忙、天气不好等等都可能在心理上成为制约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利因素。[3]
  其次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外部特征来讲。社会特征,这一阶层在社会结构中有特殊的位置和他们所承担的特殊社会责任,因而工作压力相对较重,心理和生理上疲劳是不可避免的,对健康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体育活动中的协同合作、严守规则等意识和行为对这一人群在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政治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那些高级党政机关干部。由于他们处在重要的政治地位上,拥有很高的制定、决策、管理等权利,以至于他们的体育行为对体育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制定体育的政策、法规、制度等等;经济特征,他们不仅经济收入远高于一般人,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很大比例的社会财富份额,制约着体育的投资、运行、消费等等的一系列经济干预。比如体育俱乐部的运营、体育的市场开发等等;文化特征,由于这一阶层在社会中的特殊位置,他们便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有自己的文化圈,对待体育的文化要求也就区别于其他。他们的体育行为通常是调整情绪、缓解压力,社交沟通,休闲娱乐等等追求的是舒适、轻松、安逸。
  2.2.2 社会中间层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
  首先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内部特征来讲。生理特征,在整个社会中间层中,他们的身体机能状况也出现了与社会上层相类似的问题,并且有过之而不及,比如“中上阶层”为了更高的目标在拼命地工作,这对健康的要求也十分的迫切。由此可见体育行为对其的重要性;心理特征,这一阶层中的大部分人对参加体育活动都持有积极的态度,其目的是强身健体、娱乐和精神解脱等等。这其中“中中阶层”和“中下阶层”由于社会承受能力有限,往往表现出冷淡、无奈和漠然等一些消极的态度,由此使他们的体育行为有一定的单一性、滞后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外部特征来讲。社会特征,这一阶层在社会中的位置特别重要,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保障。这一群体中的许多人工作繁重,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比较大,并且他们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已经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有了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他们要求社会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较高,能争取到更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改善体育活动设施等。然而事实确不尽如人意,体育资金紧缺,缺少活动场地、器材,一部分人得不到组织和指导;政治特征,这一阶层是那些相关政策法规有力的实行者,比如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等等,他们已经意识到体育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经济特征,这一阶层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多元化,因此他们可以积极地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当中,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丰富生活等;文化特征,这一群体的体育行为文化特征已经有了丰富的内容(娱乐、健身、旅游等的社会活动)和内涵价值(恢复、放松、自我发展),更有像中上阶层中的一部分人还引领着体育的时尚,走在流行的前沿,敢于冒险,需求着一种激情,想更加充分地宣泄情感,体现自我价值。
  2.2.3 社会底层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
  首先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内部特征来讲。生理特征,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身体的健康得不到保证。他们迫切要求从事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心理特征,这一群体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强烈反差,他们有良好的体育态度广泛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却不能付储于行动,实际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稀、频率低,项目狭窄而单一。因此,他们的体育行为缺乏个性却别无选择。
  其次我们从这一阶层的体育行为外部特征来讲。社会特征,这一阶层在社会中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不被社会尊重,然而他们无法回避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客观环境。可是,体育是一项需要投入的事业,市场经济催化下的社会体育高度商品化、货币化。面对社会体育的有偿服务,囊中羞涩的他们只能望而却步[4];政治特征,他们在社会的存在应该有和其他阶层相同的权益,然而事实表明他们是利益受损群体,很多相应政策法规不能很好的实施。比如全民健身计划;经济特征,是这一阶层特别突出的矛盾点所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的边缘挣扎,生存压力大,没有闲暇时间精力。因此其体育认知态度与体育行为矛盾重重;文化特征,这一群体的体育行为文化特征表现比较单一,并没有太多的文化内容。比如一些民俗等,只是简单的无偿的娱乐活动,有的甚至连这些都无法作到。
  
  3 结语
  
  新世纪,我国社会所具有的特点构成了转型时期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育行为方式影响的因素条件,亦构成了体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处在转型时期的体育亦将逐步从一个社会分化程度低下、社会观念单一、社会空间狭窄的发展环境,进入到一个社会分化程度高、社会观念多元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规模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快的发展环境。这一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其他文献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过度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不仅能够加深学前教育的优质成果,还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当前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
目前,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能够承载各类信息,对国际沟通和交流有很大帮助.未来的英语教育
目的:探究改良超长降调方案改善合并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ovarian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等妇科疾病患者IVF/ICSI结局的可能原因。  方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部分父母为了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为孩子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却忽视了对孩子本身的心理关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脏病(ESRD)儿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相关情况,指导腹膜炎的诊治。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是提高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直接关
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gealcancer,NPC)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初诊时以颈部肿块为主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