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囊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囊性甲状腺结节选择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甲乳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性结节(最大径≥2cm)消融术56例患者。按照消融方法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和微波消融组。其中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36例,微波消融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功能改变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侵袭性的影响,尤其是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对PTC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18例PT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因资料不全166例、家族史394例、合并甲亢等其他甲状腺疾病55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史或有放化疗史39例、血清TSH异常(降低或升高)548例被排除,筛选后共有3
目的探索miRNA-126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癌SW579细胞,利用qPCR检测人甲状腺正常Nthy-ori3-1细胞和SW579细胞miRNA-126的表达;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不做任何处理、空质粒载体进行转染、转染miRNA-126表达质粒;通过转染质粒构建miRNA-126过表达的SW579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水平变
目的研究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lymphnodemetastasis,LNM)的相关因素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20年8月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及耳鼻咽喉科经治的93例MTC患者,其中男45例,女48例,中位年龄47岁。对初始手术年份及术式、肿瘤病理分期、术前降钙素(calcitonin,Ctn)水平、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颈部LNM情况、无复发生存期
目的探讨125I粒子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剂量学参数与肿瘤体积变化的关系,以期得出甲状腺癌粒子植入术后更精准预测疗效的剂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行粒子植入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2例,共23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剂量验证,得出术后D90(90%靶体积所接受的最小剂量)。术后规律随访,根据患者实际随访时的CT图像计算术后t月肿瘤体积缩小比(Rt)、初月实际吸收剂量(D1m)、初月疗效校正吸收剂量(D1e)、初月敏感性校正吸收剂量(D1s)。应用SPSS21.0
目的探讨miR-146b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iR-146b在PTC细胞(NPA、GLAG-66、ONCNO-DG1和B-CPAP)和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HTori3中的表达水平。miR-146b抑制剂转染B-CPAP细胞后,通过qRT-PCR检测其抑制效率,利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46b对PT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凋亡率的影响。SiRNA-IR
目的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探讨我国真实世界中甲状腺癌长时间存活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1998年4月至2018年12月初次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记录,病理及后续住院记录并进行随访,按照预后分为无病生存组和复发转移死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我国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2038例病例资料,最长随访时间超过20年,共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正显像技术联合术中快速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测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功能保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甲乳外科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因疑似双侧甲状腺癌需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近红外荧光正显像联合术中快速PTH测定)、对照组(术中经验识别)。收集术中发现甲状旁腺个数、手术前后PTH、血钙、血磷、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有无甲状旁腺组织及术后症状等资料。采用SP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免疫功能(CD4 、CD8 和CD4 /CD8 )、疼痛指标(PGE2、IL-6、Cor和VAS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整合素信
目的探讨术前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行甲状腺全切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含侧区淋巴结清扫)的PTC患者426例,女313例,男113例,根据术前25(OH)D水平≤20ng/ml、>20ng/ml分为VitD缺乏(vitaminDdeficient,VDD)组(n=297)和正常组(n=129)。采用SPSS23.0统
目的分析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及普通外科治疗的无症状型PHPT30例和经典型PHPT86例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资料。无症状型PHPT男7例(23.3%),女23例(76.7%),男女比例1.0∶3.3;平均年龄(56.9±13.3)岁。经典型PHPT男32例(37.2%),女54例(62.8%);平均年龄(46.4±17.0)岁。骨代谢指标包括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