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层走班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新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分层走班制日益受到关注。全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配套与之理念相符的教学设计。面向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进度的快慢或内容的增减上。即便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呈现过程和方式、目标设置、作业跟踪和评价方式等都应该有所不同。
  【关键词】分层走班;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分层走班教学是指在不打破原有教学行政班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科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一种不固定班级、具有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每一个不同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都可以选取合适自身学习水平的上课层次。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原有行政班级步调统一的高效优势,又尊重了学生的学科差异。学生在每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接受“最近发展区”的启发教学,这无疑是符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配套与之理念相符的教学设计。既然按照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划分出了不同的层次,那不同层次的班级授课中就必然要有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既便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呈现过程和方式、目标设置、作业跟踪和评价方式等都应该有所不同。
  实践中不少老师有这样的共识: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给学习能力和习惯较好的A层班级学生上课较之于学科知识稍弱的B层学生上课要容易得多。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就更是如此,由于A层学生本身接受能力强、学科知识扎实,加之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上课老师一般只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学科素养,能够将概念的构建过程和规律的内在联系在课堂上给学生清楚呈现出来,那学生通常都能够听得津津有味,而这些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更容易具有迁移应变的能力。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二节电功率一概念的教學中,针对A层班级的学生,完全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电功率实则是指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学生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速度一概念,速度是一个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常用的方法:一是路程相同比较时间,二是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而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就要比较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速度。A层学生在对速度概念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可以很快的将电功率进行类比学习:比较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也有三种常用的方法,一是消耗电能相同比较所用时间,二是时间相同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当消耗电能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时,就要比较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也就是电功率。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经历了从学习理解到创新迁移的过程,将来对同类概念的认识自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反观B层班级的教学,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B层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薄弱,对这些学生而言,可能当初在学习速度概念时就掌握不到位,所以更不能指望能够通过类比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笔者认为,分层走班教学的成效关键是能否调动起B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要调动B层学生的学习热情,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内容,如何能够做到吸引学生兴趣、符合他们认知水平、揭示知识的本质……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越是B层班级,越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题海战术,可以想象如果将B层班级的教学定位为对简单题型的反复演练,那么这些B层的学生将永远得不到能力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和A层学生的距离将越拉越远。笔者认为,“重过程”“重情感”和“重生活”是B层班级教学设计中的三大法宝。如果在B层班级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三种,那么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过程的教学设计
  “重过程”源于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里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发现、解释、分析、概况、交流等。将课堂学习还原到知识发现和构建的最初,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经历那当中最疑惑最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慢慢地学生自然就会爱上这门学科。像物理学科中的各种定理定律,通过实验获得和验证的过程,往往要比应用规律来解题要有意思得多。例如,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体验规律的发现过程,按照往常的设计习惯,探究活动往往都是先介绍三线两角,进而对三线两角的关系进行探究。但是这样的模式其实违背科学规律发现的真实过程,它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到法线,而法线的添加是设计者基于已知反射规律的现有表述,过早的引出探究中不必要的法线,以直接得出现有反射规律为目的一种探究活动,他是一种以知识指向性的活动,同时让一些概念承载了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使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和地位产生了负面影响。本人以为探究活动应该从规律的发现过程来设计方案,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探究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重情感的教学设计
  “重情感”既重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和背景;在习题的设计上,尽可能的控制难度,设置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习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过程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获得肯定的成功感和进步的喜悦感,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自然而然的爱上我们的学科。
  就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节中,学生要一次性掌握速度概念,并应用其完成各类涉及单位换算的计算题,对B层学生而言实际上难度过大。故我们可以通过分拆知识点的方式,将原本一节课的内容,分拆为多个课时。笔者就尝试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以四个课时来呈现:第一课时,通过贴近生活的一些事例引入速度概念,在理解速度概念、定义、公式和单位的基础上,尝试用速度公式解一些无须涉及单位换算的简单题目,意在让学生掌握速度概念的同时,规范计算题解答的基本步骤。第二课时,强化计算题解题能力的同时,添加涉及m/s和km/h两套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第三课时,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进而引出平均速度。第四课时,认知v-t图和s-t图,掌握通过图像分析运动快慢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难点拆分,学生可以在每一节课上充分学习和体验每节课的单一难点。这样逐个击破难点的课堂会让学生总是小有成就感,感觉每一节课都是可以听懂的。
  三、重生活的教学设计
  “重生活”既重视教学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极为贴近的生活,选用学生生活中的熟悉事例作为引入,或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目标,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善于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某些现象,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本质理解和灵活变通。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分层走班制日益受到关注。全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配套与之理念相符的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班级的课堂,不应该只停留在进度的快慢或内容的删减上。既然按照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划分出了不同的层次,那不同层次的班级授课中就必然要有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即便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呈现过程和方式、目标设置、作业跟踪和评价方式等都应该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黄恕伯.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80-81.
  [2]康进强.分层教学在单班授课体制中的尝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 (2):26-27.
  [3]张小平,华农.“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05 (4):33-35.
其他文献
【摘要】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如火如荼,但改变大多发生于课堂。如何实现“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仅课堂变革远远不够,还要开拓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渠道,做到多向发展、协同并进。作为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重要手段之一的作业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視。笔者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设计为例,分析作业变革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作用,实现小作业、新设计、大推动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本报综合消息 2019年12月18日-19日,深圳市民办中小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在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国际课程校区举行,来自全市各区258所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校长共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关苏参加本次活动。  关苏在致辞中提出八点共识,肯定了深圳民办教育的成就和贡献,同时也指出了民办学校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問题和不足。培训课程中,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
【摘要】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大行业中得到大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纳入信息化授课方式,网络平台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创新小学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网络平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命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在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城乡结合部小学,阅读教学却一直面临困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策略,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城乡结合部;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 “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是当今学校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部编版
【时事背景】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为全山区县,该县旱作梯田总面积达21万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鎮王金庄区片,梯田面积1.2万亩。这里的梯田田埂为石砌,被称为“石堰梯田”。涉县的旱作梯田系统具有多样的功能。1990年,这里的梯田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2014年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又被列入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时事背景】虎门大桥位于珠江口狮子洋上,是一座大规模柔性结构的悬索桥。虎门大桥建于1999年,建设期间,中国国内的大跨径现代悬索桥技术还处于空白,该桥梁的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中国大型悬索桥的标杆。全桥主路段呈正东正西方向布置。全长15.76千米,珠江主航道(狮子洋)上的主桥部分跨度达888米,离水面约60米高。它西接广州市南沙区,与广澳高速相连,东接东莞市虎门镇,与京港澳高速相连,是粤港澳大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而对班级凝聚力的理解为班级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学生们对班级的向心力、以及班级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作用,班级凝聚力不仅仅是维持班级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班级潜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本身对学生们的吸引力,班级的目标方向、组织形态、团队精神、校园位置等,如果能适合学生们,那吸引力就大,反之吸引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使学生们厌倦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18日-19日,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殊教育组总决赛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谢岩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 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魏长松,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谢绍熺、副主任黄志红,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远等出席总决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特殊教育组决赛的前10名选手进入总
現在的小学生因受传媒及社会环境影响, 心理和心智都比较成熟,如果仍以传统的方式方法管理班级,做班主任的会被弄得身心俱疲,还吃力不讨好,被学生讨厌。“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本人从实践中体会到,只要抓住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这个牛鼻子,做个让学生喜欢的幸福班主任并不难。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营造民主班级氛围,尝试让学生自治  我每带一个班,开学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开一个“我是我班的主人”的主题班会,让每个
摘 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强化实验教学,要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遵循科学性原则,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创新。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感悟  初中生学习物理通常是从物理现象分析入手的,而物理现象的获取一是依赖于生活认知,二是依赖于实验观察,而后者更具有目的性和真实性。很多物理概念及定律,常常是学生对演示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得出来的。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对概念原理深入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