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选择与使用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禽类出现传染病的概率不断增大,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选择和使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禽类传染病;防治;药物选择;药物使用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导致的,引发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许多疾病的产生概率会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发生;内部因素主要指生物有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遗传性、反应性等的异常进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近年来,由于禽类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大,严重影响到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禽类传染病的防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防治禽类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相关药物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决定着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如果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不能有效多防治禽类的传染病,那么这不仅是对药物地浪费,也是对最佳治疗时机的错失,甚至会导致传染病蔓延,进而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是防治禽类传染病的关键。在禽类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法,注意选药和用药上的相关问题,保证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 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选择
  药物的选择是禽类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药物选择的正确性直接决定着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如果药物选择不适当,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也会导致传染病的扩散。因此,在禽类传染病防治的药物选择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依据禽类传染病的类型对症下药
  根据禽类传染病的类型进行药物选择,首先要分析出所要预防和控制的禽类传染病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来说,抗生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对于一些寄生虫病和大多数细菌性传染病都有防治的作用,但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则甚微,甚至无效,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传染性。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类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抗生毒的药物也在逐步研发,但其种类相对较少,而且抗病毒的药物相对抗细菌的药物对禽类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是很明显。此外,中药也可用于禽类传染病的播,且中药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药物残留少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在疾病的防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2 注意药物的特性
  在禽类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对于药物的选择不仅要根据禽类传染病的临床症状,还要注意考虑药物的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防治禽类细菌性传染类疾病时可以将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从而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使防治效果更好。
  1.3 尽量降低药物的成本
  禽类传染病防治药物不仅要选择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药残量低而且使用方面的药物,还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低廉的药物。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药物使用量大且种类较多,为了保证养殖成本尽可能低,必须选择兼具较好功效和价格低廉的药物。
  2 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药物使用
  在选择好防治药物后,如何使用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药物的正确使用也是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和人力的浪费以及传染病的蔓延,所以,在选择好防治药物后更应注意药物使用方法的正确性,这样才不会导致防治过程功亏一篑。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针对禽类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使用药物
  在一般的临床医学用药上要做到认真分析病情、准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禽类传染病的防治也同样要符合这样的要求。在对禽类传染病进行防治时,要尽快找出病因,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然后对症用药治疗。如果传染病的病情比较复杂,无法及时分离出病原,此时要先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缓解治疗,以降低损失和风险。
  2.2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用药
  我国的中药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药物残留少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逐步被开发并应用到禽类传染病的防治中。禽类患有传染病时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但对饮水并没有很大的排斥,这样中药试剂便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禽类的味觉不是很敏感,对应用中药的更有利。此外,中药的起效慢西药,所以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要结合中西药结合用药,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2.3 控制药物的用量,掌握疗程
  以一般的抗性药物为例,氨基糖类药物的用量如果过大会对禽类的身在器官、听觉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磺胺类药物如果用在雏鸡的传染病防治中则会产生一定的毒性,若长时间喂食药物量过大就会导致肾脏、脾脏等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脏器坏死等;链霉素使用不当会引起鸡等禽类的死亡等。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考虑好剂量、浓度和疗程等问题,以保证防治疗效。
  2.4 注意药物配合使用的禁忌
  在药物配合使用时,要提前了解药物的生理、生化性质,注意配禁忌,避免同类型抗菌药物和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的混合使用,保证配合使用药物进行传染病防治时不会对禽类的健康造成过大的损害。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防治禽类传染病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根据疫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低成本原则进行药物的选择。使用药物时,要依据临床病症尽可能地结合使用中西药,还要注意药物用量、疗程以及混合毒性等。总之,在防治禽类传染病时,要正确寻找防治药物,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宁海.禽类传染病的防控[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
  [2]刘成立.几种可垂直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及其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失误和术后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92~2002年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17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102例,女73例;平均43.1岁.其中RF系统内固定33例,AF系统内固定84例,中华长城系统内固定8例,DRFS系统内固定35例,Dick系统内固定4例,GSS系统内固定5例,Steffee钢板内固定6例.结果175例患者获1~6年随访.后路手术适应
目的 探讨皮脂腺及其分泌物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比研究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瘢痕的发生部位、形成原因,以及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差别.结果 病理性瘢痕主要发生在耳后、下颌缘、上唇近口角区、胸骨前、上臂三角肌部位;正常瘢痕主要发生在头皮、前额、鼻背、四肢远端.病理性瘢痕边缘均可发现数排新鲜粟粒状皮脂腺及其分泌物,大量皮脂腺导管呈现扩张改变,管腔内积聚大量分泌物;正常瘢痕基底及边缘则很少发现皮
【摘 要】奶牛感染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后能直接或间接地传染人,因而严重威胁到人畜的生命安全,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奶牛引种的注意事项,以及平时的饲养管理和检疫、捕杀、消毒等防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结核;布氏杆菌病;综合防治;引种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两者都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