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实施路径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创业,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文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着手点,分析农村创业实施路径,改善农村地区民众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创业;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就可以,而是要寻求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和谐发展的路线。因此,促进乡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培养更多的农民创业力量,活跃农村地区经济氛围。但农民创业活动的高效开展,必然离不开农民自身良好的创业素质,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提高农民创业素质。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现状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好乡村,如何发展好乡村与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此,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调整城乡关系,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效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需要选择合适切入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创业能力指的是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素养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受到地域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原有的“小富即安”、“农本商末”思想逐渐消散,涌现出新的消费观念、生产观念、生活观念等,尤其是互联网思维的出现,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创业。当前,农村创业的主要力量就是农民工,相比与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中的居民,农民工群体具有眼光长远、技术能力强、资金多等优势,即是创业的后备军,也是返乡创业的主力军。同时,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新环境下农民创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对农民创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面临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面临新一些普遍性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创业效果,本部分先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2.1  创新意识不强,农民创业素质偏低
  农村地区的本土居民,他们是最为了解当地情况的群体。农民作为农村创业的主体,直接影响到创业成败。但实际中绝大多数农民缺少创业意愿,安于现状,不愿意承受未知的风险问题。加上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求稳,承受風险的容忍度低,侧重传统家庭农业生产,不愿意打破这种安逸去创业,直接影响到创业。
  同时,农民创业者需要具备创业素养,才能获得成功。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城镇谋生。农村剩下大量的老人、妇女及儿童,他们缺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缺少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大多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但还是达不到创业者的需求,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风险承担能力不足。如果盲目创业,达不到预期目的。
  2.2  农村创业过程,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如滥用化学农药、存在药物残留等。这些行为直接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农村创业时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创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废弃物处理、农药使用等方面,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这就会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当前“绿色壁垒”不断增加,国家环保标准也在不断细化,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环境标准不断提升。这对农村创业者来说,是一个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小的创新压力。
  2.3  相关体系不全,缺少创业激励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对完善农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合适的激励制度,但从提出规划到实际落实需要一定时间,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技术推广为主,服务范围有限,服务机制呆板,服务人员素质偏低等,无法满足农村创业者的科技、信息需求。造成很多农村创业者缺少专业化知识,如政策、资金、法律等,
  除此之外,国家虽然提供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但实际政策宣传不足。造成很多农村创业者不了解相关政策,也就无法发挥这些政策的激励与支持作用。此外,这与农村创业者创业素质不足存在关联,使得他们不关注政策,无法及时了解与把握相关机会。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创业质量的途径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创业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农民创业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培养农民创业意识,提高农民创业综合素质
  虽然有部门针对农民创业素质进行实践探索,但实际精准性不足,调查所得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农民的创业能力提升需求。因此,地方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在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活动前需要掌握农民的需求,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这就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民“创客”,调研方式可以选择问卷形式,也可以抽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调研时主要了解农民“创客”的需求,准确把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需要收集整理成功的农民创业项目,总结创业经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也可以作为后续培训活动开展的基础。
  教育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国富民强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最根本力量。我国教育事业中乡村教育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我国教育的总体质量。长期以来受到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乡村教育发展缓慢。提升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素质,不能简单地追求统一培训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创业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其创业素养。因此,开展培养与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方式,也是开展精准培训的主要环节。针对性培训形式,即综合考量农民创业者的综合素养,打破原有统一培训的模式,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满足不同农民创业者的需求,提高农民创业者的培训质量。   3.2  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创业与环境的保护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方农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发展过程中要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处于不同地区的农民创业者要积极创新,与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围绕市场的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中融入当地文化,形成绿色产业链,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与现代科技水平结合。
  如,可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变化,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休闲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其凭借优美风光、独特民俗及各类农副产品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充分满足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区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因此除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民俗民风资源等,发展区域特色的旅游业。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的有效融合,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特别的体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研究各种资源之间存在的联系,可以通过设计文化活动主题的方式,为游客的游览提供索引,通过开展景区内的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宣传主流的价值观念,对红色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受众的特点,在党的节日期间通过调整工作方案为游客提供游览学习的机会。对于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既要保证经济效益也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效益。百色市的旅游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互动体验,发挥文化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激励制度积极作用
  首先,要唤醒其主人翁意识,通过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开展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激发农民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农村年轻生力军主动回乡建设。
  其次,对于那些回乡建设以及留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门在给予其政策支持的同时,还要为其搭建渠道,创建机会,帮助他们乡村梦的实现,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才能鼓足干劲,继续奋斗。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将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实现增产增收。
  最后,在农村振兴战略中,一定不能少了农民的参与。所以要全面提升村民对于农村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定期下乡为农村人民进行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以及宣传表演等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村民提升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朝着有理性、有素养、有目标的新型农民前进。另外,在农村振兴过程中,只有农民自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站稳脚跟,获得长远发展,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光发热。因此政府部门可以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学习、养殖培训等工作,引进各种专业人才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广大村民能够凭借自身专业知识获取劳动成果,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创业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破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不足,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切实提高农民创业者的素养的,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希望通过文中论述,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提高农村地区创业者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维鹏,石娟娟.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创业与农业经济提升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20(12):46-47.
  [2] 汤文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困境及治理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92-96.
  [3] 周为友,葛畅,于松,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创业创新的苏州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9(11):24-26.
  [4] 张怀英.农村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3):92-98.
  [5] 吴昌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实施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3):224-227.
  [6] 杨雯雯,张秀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业会计,2019(2):77-79.
其他文献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阻止疫情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无疑就是注射疫苗。我国新冠疫苗的储藏和推广使用受到原材料短缺、冷链运输设备不足等因素制约,因此在疫苗上市前,出现疫苗容器严重紧缺情况。目前,中国无法稳定量产可以满足国际标准的高质量药用玻璃。因此,有专家说“装疫苗的玻璃瓶的产量,比疫苗还困难![1]”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制造盛放疫苗的瓶子真的有那么困难吗?  1 药用玻璃概述  玻璃,是很奇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