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技术站车流组织与区段列车运行调整的协同优化研究,利用在途列车的运行可调性实现运输区域的"线流配合",可优化运输生产指标。将前方技术站的车流接续需求作为列车运行调整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34206),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4X009-F),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14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技术站车流组织与区段列车运行调整的协同优化研究,利用在途列车的运行可调性实现运输区域的"线流配合",可优化运输生产指标。将前方技术站的车流接续需求作为列车运行调整的目标之一,并定义为赶流调整。在分析赶流调整策略及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建立了赶流调整模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算法设计充分结合列车运行调整特点,有效避免了"早熟"及收敛速度慢等现象,适应性好,求解时间能很好地满足列车运行调整需求。可快速验证"线流配合"研究思路中调整目标的可行性,并给出具体的调整措施,为技术站车流组织与列车运行调整
其他文献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目前政府、企业、高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螺旋互
阐述软氮化工艺原理,分析它赋予被处理零件以高的耐蚀性、耐磨性、抗疲劳性、抗咬合、抗擦伤性等的机理,结合本厂引进产品的解剖实例和所生产电器产品中该工艺应用的效果,确认该
环境犯罪中犯罪人修复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刑罚目的和环境保护目的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司法解释对修复生态环境在量刑中的适用设立了诸多门槛,以致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量刑情节的适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级行胃肠镜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纳布啡组(N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40
建设项目设计过程是其策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成败,设计管理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