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作为限定条件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服务器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活性成分可能的作用靶标,通过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以及PharmGKB数据库筛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靶点,两者取交集获得土茯苓有效活性成分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标.使用DAVID数据库对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土茯苓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代谢通路网络图,探讨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获得土茯苓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15个成分,包括紫杉叶素、谷甾醇、柚皮素、槲皮素等物质.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共141个,类风湿关节炎相关作用靶标411个,筛选出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潜在靶点13个,KEGG分析得到与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有关的通路6条,主要涉及血小板活化、破骨细胞分化、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 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活化、破骨细胞分化、cAMP信号通路等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芪黄酮、葛根黄酮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明确两者配伍对血糖血脂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6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