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分别从视觉符号和听语符号两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旨在解释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如何共同作为社会符号来完成表意功能,并如何在多模态语篇中发挥意义共建的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分析;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
1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语篇分析注重分析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忽略了对其他符号系统,如图像、声音、颜色等的探究。许多学者把功能语言学理论用于解释和描写各种符号系统,本文旨在解释该宣传片模板向观看者呈现和表达的含义所在,使广大观看者明晰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2系統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与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具体地说:1) 多模态语篇分析吸取并延展了 Halliday 的“语言是社会符号 ( social semiotic ) 和意义潜势 ( meaning potential ) ”的观点,提出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都是意义的源泉;2) 多模态语篇分析采纳了系统理论,提出,与语言符号系统一样,其他符号系统,如图像、声音等也构成“意义潜势”系统; 3) 多模态语篇分析接受了Halliday的三大功能学说,提出多模态语篇与只包含语言符号的语篇一样,也具有多功能性,即同时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3. 从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看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共建
3.1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介绍
该宣传片模板总计5分12秒,根据意义共建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前两秒,主要表述张骞携一行骆驼出发,途中遇见各色人等,展现出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配乐虽为古琴,但我们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两秒至三秒,画面转为长安城门前矗立着雄伟的石雕,战士在门前严阵以待。时值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三秒至五秒呈现出丝绸之路再次恢复了平静、祥和的画面,近处为城池、远处依稀可见崇山峻岭。其中贯穿始终唯一不变的是画面最上方张骞出使西域的地图路线,深刻的表现了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
3. 2视觉模态解析
3. 2. 1图像的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表示视觉图像能如实再现客观世界中的人、地点和事物以及人类内心世界的活动。在图像中,参与者通常处在最突出的位置。整个宣传片模板作品中, 既有叙事再现的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又有概念再现的象征过程。由于人的视觉容易受到运动的吸引,动态宣传片比静态宣传片具有更大优势,该部宣传片模板主要以叙事再现为主,人物的动作和历史场景居多。该视频行动过程动作者和目标为人与人、人与骆驼。第二部分西汉士兵与匈奴打仗的场面为反应过程。
3.2. 2图像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指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 观看者对画面内容的观看角度, 即视点有平视、俯视和仰视之分, 它体现了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权势关系。整部作品基本采取平视的视角,让观看者感觉平等亲切融入其中。
3. 2. 3图像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通过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实现,信息值与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有关, Kress & van Leeuwen( 2006) 认为左到右的放置造成了已知新信息的结构, 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下方的是真实的;显著性可通过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鲜明度的不同等来实现;取景可通过造成分割线条或实际分割框架的线条来实现Baldry & Thibault (2006:189) 认为在动态的画面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确定还要看元素是不是逐渐变得显著或成为焦点,而不单纯依靠左右的放置。
该宣传片模板整体布局十分巧妙,总体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主体内容基本位于图像的下部分,表明真实成分较多,其中下半部分又可以分为两部分,而上部分为理想部分,着墨较少,主要为张骞出使西域途径各个地方的路线图,色调较暗若隐若现,这并不是宣传片所要呈现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留给观看者更大的空间去仔细探究和研读。
3.3听觉模态解析
视觉模态是主模态,而听觉模态能赋予视频不同寻常的表现力。该宣传片背景音乐为古琴演奏,名为梅花三弄,琴声宛转悠扬,更能体现出张骞出使西域路途艰辛与遥远,充满了悲欢离合的情愫,又不失大气,牵动听者心弦,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化身为一匹骆驼置身于沙漠之中。将我们从烦嚣的现代社会带入纯净之地,返璞归真、荡涤心灵。听觉模态无疑与视觉模态结合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该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银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显示出张骞出使西域内心的平和与信心十足,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乐曲第二部分开篇了另一种境界。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匈奴与西汉士兵交战血雨腥风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
4. 结语
我们从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出发阐释了视觉符号系统与言语符号系统在语篇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这一研究表明:1) 在多模态语篇中, 图像、颜色、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由图像组成的图像行为和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言语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又形成一个统一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共建,发出一个多模态的交流行为,最终表达了强烈的历史意义,即一带一路”将带来“双赢”,而这正是中国新的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互惠互利,这一战略将帮助整个沿线地区以和平而繁荣的方式共享发展成果。并达到了语篇想要传达的意境,使观看者深刻的了解到丝绸之路背后深刻的内涵,并深感一带一路畅想的伟大与可实践性。
参考文献:
[1]Martinec, I .Cohesion in action [J] .Semiotica, 1998(1/2):161-180.
[2]O ‘ Too l, M.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M]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3]Halliday, M.A .K .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994/2004.]
[4]Kress, G .&T .vanLeeu wen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M].London: Arnold, 2001.
[5]Baldry,A. & P. J. Thibault.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M].London:
Equinox, 2006.
[6]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5) .
[7]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外语,2009( 1).
[8] lilili888666,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宣传片高清视频模板2014-12-05 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2666052.html
作者简介:付吏宁,1991.3月,女,黑龙江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语篇分析.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分析;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
1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语篇分析注重分析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忽略了对其他符号系统,如图像、声音、颜色等的探究。许多学者把功能语言学理论用于解释和描写各种符号系统,本文旨在解释该宣传片模板向观看者呈现和表达的含义所在,使广大观看者明晰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2系統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与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具体地说:1) 多模态语篇分析吸取并延展了 Halliday 的“语言是社会符号 ( social semiotic ) 和意义潜势 ( meaning potential ) ”的观点,提出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都是意义的源泉;2) 多模态语篇分析采纳了系统理论,提出,与语言符号系统一样,其他符号系统,如图像、声音等也构成“意义潜势”系统; 3) 多模态语篇分析接受了Halliday的三大功能学说,提出多模态语篇与只包含语言符号的语篇一样,也具有多功能性,即同时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3. 从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看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共建
3.1一带一路宣传片模板介绍
该宣传片模板总计5分12秒,根据意义共建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前两秒,主要表述张骞携一行骆驼出发,途中遇见各色人等,展现出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配乐虽为古琴,但我们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两秒至三秒,画面转为长安城门前矗立着雄伟的石雕,战士在门前严阵以待。时值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三秒至五秒呈现出丝绸之路再次恢复了平静、祥和的画面,近处为城池、远处依稀可见崇山峻岭。其中贯穿始终唯一不变的是画面最上方张骞出使西域的地图路线,深刻的表现了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
3. 2视觉模态解析
3. 2. 1图像的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表示视觉图像能如实再现客观世界中的人、地点和事物以及人类内心世界的活动。在图像中,参与者通常处在最突出的位置。整个宣传片模板作品中, 既有叙事再现的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又有概念再现的象征过程。由于人的视觉容易受到运动的吸引,动态宣传片比静态宣传片具有更大优势,该部宣传片模板主要以叙事再现为主,人物的动作和历史场景居多。该视频行动过程动作者和目标为人与人、人与骆驼。第二部分西汉士兵与匈奴打仗的场面为反应过程。
3.2. 2图像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指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 观看者对画面内容的观看角度, 即视点有平视、俯视和仰视之分, 它体现了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权势关系。整部作品基本采取平视的视角,让观看者感觉平等亲切融入其中。
3. 2. 3图像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通过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实现,信息值与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有关, Kress & van Leeuwen( 2006) 认为左到右的放置造成了已知新信息的结构, 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下方的是真实的;显著性可通过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鲜明度的不同等来实现;取景可通过造成分割线条或实际分割框架的线条来实现Baldry & Thibault (2006:189) 认为在动态的画面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确定还要看元素是不是逐渐变得显著或成为焦点,而不单纯依靠左右的放置。
该宣传片模板整体布局十分巧妙,总体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主体内容基本位于图像的下部分,表明真实成分较多,其中下半部分又可以分为两部分,而上部分为理想部分,着墨较少,主要为张骞出使西域途径各个地方的路线图,色调较暗若隐若现,这并不是宣传片所要呈现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留给观看者更大的空间去仔细探究和研读。
3.3听觉模态解析
视觉模态是主模态,而听觉模态能赋予视频不同寻常的表现力。该宣传片背景音乐为古琴演奏,名为梅花三弄,琴声宛转悠扬,更能体现出张骞出使西域路途艰辛与遥远,充满了悲欢离合的情愫,又不失大气,牵动听者心弦,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化身为一匹骆驼置身于沙漠之中。将我们从烦嚣的现代社会带入纯净之地,返璞归真、荡涤心灵。听觉模态无疑与视觉模态结合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该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银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显示出张骞出使西域内心的平和与信心十足,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乐曲第二部分开篇了另一种境界。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匈奴与西汉士兵交战血雨腥风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
4. 结语
我们从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出发阐释了视觉符号系统与言语符号系统在语篇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这一研究表明:1) 在多模态语篇中, 图像、颜色、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由图像组成的图像行为和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言语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又形成一个统一的符号资源,完成意义共建,发出一个多模态的交流行为,最终表达了强烈的历史意义,即一带一路”将带来“双赢”,而这正是中国新的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互惠互利,这一战略将帮助整个沿线地区以和平而繁荣的方式共享发展成果。并达到了语篇想要传达的意境,使观看者深刻的了解到丝绸之路背后深刻的内涵,并深感一带一路畅想的伟大与可实践性。
参考文献:
[1]Martinec, I .Cohesion in action [J] .Semiotica, 1998(1/2):161-180.
[2]O ‘ Too l, M.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M]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3]Halliday, M.A .K .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994/2004.]
[4]Kress, G .&T .vanLeeu wen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M].London: Arnold, 2001.
[5]Baldry,A. & P. J. Thibault.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M].London:
Equinox, 2006.
[6]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5) .
[7]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外语,2009( 1).
[8] lilili888666,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宣传片高清视频模板2014-12-05 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2666052.html
作者简介:付吏宁,1991.3月,女,黑龙江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