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促进民间美术文化发展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的发展应该立根于传统,面向世界。民同美术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美术发展上西方化的美术大大超越了民间美术文化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钻研西方的美术,越来越多的优秀美术人才依赖西方美术走出了国门。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脱离不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我们的血液中本就流淌着中华文明的精髓。所以,我们要加强本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融合,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育 民族 促进 民间美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219-01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美术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文化的发展应该立根于传统,面向世界的,教育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多元化发展,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美术是民族传统美术,它的历史渊源悠久,几乎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审美的萌动,智慧的灵光而延续,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但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的民间美术越来越不被重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美术和电脑美术形式。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我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西方文化中汲取了大量新的观念,在美术发展中也是西方化的美术大大超越了民族美术文化的地位,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钻研西方的美术,越来越多的优秀美术人才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他们以精湛的技艺,精致的表演,为世界各国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叹,然而这些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传统美术的无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有着八千多年的深厚底蕴,为什么国人仍然以油画而蜚声世界呢?民间美术面临着消亡的状态,难道我们的民间美术不如西方的美术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世界上优秀,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
  民间美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图形媒介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纵观历史发展当中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以及各民族在生活中的必需品、装饰品、服饰等,都表明了民间美术的深厚内涵,千百年来,美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孕育和积淀着厚重的人类精神食粮和文化果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或多或少的都与中国民间美术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说我们应该重视民间美术的发展,美术教育虽然有着其自身的知识技能体系与学科特性,但对于普通美术教育,尤其是基础美术教育来说,主要还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学习。然而对于现阶段的美术教育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民间美术的这种尴尬局面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重视或者意识到这些,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美术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有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用心地观察我们当前的教育,大家会发现,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在课程的安排传统文化占有相当小的比例,一些科学性的学科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样就大大限制了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中的传播和传承。学生真正能够接触传统文化是在大学阶段,我们国家在未普及大学教育的现阶段,大学生只是一小部分人,这样一来,传统文化就脱离了人民大众,成为一小部分人享有的文化,这样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加强传统美术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教育是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更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民族传统美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如此的令人担忧,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国人的意识当中,民间美术已经越来越淡漠,作为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后备人才,90后,00后,甚至10后,如果在他们的思想中遗失了我们的剪纸,我们的皮影,我们的刺绣,我们的织染,很难想象我们民族文化的灾难是多么的惨重,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多么的渺茫!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再次发生,我们国家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有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我们要重视民间美术的发展让学生们知道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和熟悉祖国的传统美术文化,才会喜欢和热爱祖国的美术艺术,增进对民族美术的感情②!所以我们要加强本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融合、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
  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的“道”就是传承的文化,所以文化的传承应该是当前教育的目的之一。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多元文化的交融才是当前文化的前途,国内外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极力的为我们华夏文明的传承而努力着,学校教育更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为今后文化的融合做好铺垫,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更好的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遗失了我们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五千余年的华夏文明!作为最基层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者也要勇敢地挑起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重担,为我们中华民族美术,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其他文献
如今高校教学中的球类课程,不仅包含篮球、排球等常规性课程,而且包括了台球运动.该项运动有助于训练人体机能,对静脉通络、关节、骨骼等都有较大裨益作用,还会帮助培育学生
<正>目的引进和修订人格测试工具:气质性格量表(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Inventory-Revised,TCI-R),以大学生人群为样本人群研究气质性格量表(TCI-R)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论
会议
初冬是西溪湿地一年里最有味道的季节。清幽、淡雅、萧索、悠远,有着古代诗词曲折深婉的意境。更让我惊喜的是,其间,一场美妙的国际雕塑展在此开展,为西溪湿地点缀了浓浓的文化意韵。  11月22日开始的雕塑展主要陈列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侧毗邻紫金港路的景观带里,南起西溪天堂入口,北至公园东大门,作品分为守望、相望、秋望三大板块。本次雕塑展的作品大多体量不大,且陈设时充分考虑到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是职业培训的重要载体。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精神的基础性工作。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工匠的精神是有意义的。工艺是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质。本文从精心制作教材、注重实践教学、小班教学和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模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 思政课 探讨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在目前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我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对目前阶段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明确.为了更好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一代的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变化,而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亲身感受过祖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