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搬迁是房价上涨的推手吗?——来自微观住房交易数据的证据

来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政府机关的搬迁现象越来越常见.本文利用2007-2018年微观住房交易数据,通过DID模型分析了政府搬迁对中国住房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搬迁对该城市整体的住房价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政府的搬迁行为推高了政府迁入区与迁出区的房价,降低了城市中与搬迁不相关区域的房价;通过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搬迁吸引了常住人口的流入,促进了房地产开发,进而推动了迁入区房价的上涨;通过差异性检验发现,政府搬迁对中户型住房和毛坯房的价格影响相对较大;通过时间趋势检验发现,政府搬迁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搬迁对迁入区与迁出区房价的正向影响逐年增大,对其它城区住房价格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小,并最终转为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地带和生态屏障,也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现状、促进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对于推动沿黄各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中系统梳理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特征,基于影响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的关键要素识别,结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经济社会承载、资源承载、环境容纳3个维度出发,选取了24项基础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运用,测算出2015—2019年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
开发区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开发区的空间布局特征、产业分布和其影响因素,优化不同主导产业类型开发区空间布局,对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和《中国开发区年鉴》数据,采用最近邻点距离指数、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方法分析不同主导产业类型开发区在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集聚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开发区总体呈现出“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各类开发区空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各类开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lexible 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FJSP),提出了一种新的邻域结构,该邻域结构保证任意一次邻域移动可以改进当前解,从而显著地缩小了邻域规模.在此基础上,在求解FJSP问题的禁忌搜索算法中,设计了基于该邻域结构的两级邻域搜索策略,该策略既增加了邻域搜索的有效性,又保证了最优解的连通性.最后,针对69个FJSP的Benchmark问题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新邻域结构的有效性,并更新了4个Benchmark问题的历史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