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边林子里活着的小东西实在很多的,可是要刻意去留心它们,又一个也找不到了。
  还有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植物,能开出令人惊异的小花——那些小花的花瓣的独特形状和细致纹案,只有小孩子们的心才能想象得出来,只有他们的小手才画得出。花长成这样,一定是有着它自己长时间的、繁复的、而且还是经历了很多曲折的某种想法吧?
  再仔细地看,会发现这些小花们和周围的大环境虽然一眼看过去很协调的样子,其实朵朵都在强调着不同的东西,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它们又有着太天真的幻想,而太过微弱;又因为太固执了,而太过扎眼。它们更像是一串串带着明显的情绪色彩的叹号、问号和省略号,标在浑然圆满的自然界的暗处……
  这些花呀,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花瓣,它们的雄蕊和雌蕊以形状和色彩微妙地区分开来,凑得很近很近地去看一朵花,会发现它的大部分都是由透明的质地构成的……粉红的透明、淡青的透明、浅黄的透明……那些不透明的地方,则在轻微地、提醒似的,闪着光芒。这光芒映照在那些透明的地方,相互间又折射出另外一些带有影像的光芒……
  更奇妙的是花还有香气,就算是没有香气的花,也会散发清郁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的气味——浅绿色的令人身心轻盈,深绿色的令人想要入睡……问题是花为什么会有香气呢?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我真羡慕花儿……但我对这些花儿们的理解也只是我在以自己的想法胡乱进行的各种揣测而已。花的世界向我透露的所有东西就只有它或明显或深藏的美丽。
  还有那些没什么花开的植物们,深藏自己美丽的名字,却以平凡的模样在大地上生长。其实它们中的哪一种都是不平凡的。它们能向四周抽出枝条,我却不能;它们能结出种子,我却不能;它们的根深入大地,它们的叶子是绿色的,还有各种无可挑剔的轮廓、形状,它们不停地向上生长……
  石头们则和我一般地冥顽。虽然它们有很多美丽的花案,和看似有意的图案,可它是冰冷的,坚硬的,并且一成不变的,哪怕变也只是变成小石头,然后又变成小沙粒,最后消失。所有这一切只因为它没有想法,它只是躺在水中或深埋地底,在浩大的命运中什么都不惊讶,什么都接受。
  在河边,说是没人来,偶尔也会碰上那么一个。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当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在对岸冲我大声地说着什么,我站起身认真地听,我又撩起裙子,趟着水想过河。但他很快说完就走了,我怔怔地站在河中央,不知道自己刚刚错过了什么。
  还有的人在对岸饮马,再骑着马过来。上了岸走进树林子里,一会儿就消失了。我想循着湿湿的蹄印子进去看一看,但是想到这是一条能令人通往消失的路,便忍不住害怕。再回头看看这条河,觉得这河也正是在流向一个使之消失的地方。
  而我是一个最大的消失处,整个世界在我这里消失,无论我看见了什么,它们都永远不复出现了。也就是说,我再也说不出来了,我能说出来的,绝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我说给别人听,他从我这里理解到的是另外的东西,是他加以自己的想法的东西。于是,我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封住了我想说出的本意。
  就这样,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里,身体自由了,想法也自由了。自由一旦漫开,就无边无际,收不回来了,常常是想到最后,已经分不清快乐和悲伤。只是自由。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死去的,到了那时,我会在瞬间失去我的一切。只但愿到了那时,一切在瞬间瓦解、烟消云散后,剩下的,便全是这种自由了……到了那时呀,我凭借这种自由,进入的,是不是仍是这种河边的时光里呢?
  总之,到河边洗衣服的话,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至于洗衣服就是次要的事了,爱洗不洗,往水里一扔,压块石头不让水冲走,等玩够了回来,从水里一捞,它自己就干净了嘛。
  [怦然心动]
  生活在阿勒泰的李娟并不是以一个旅客猎奇的眼光去写边疆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的,她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了熟悉与爱意,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条河流,通向家乡的一条道路,河边巨石上的一次午睡,在她笔下都别有一种光彩。她文字里的世界是安静、纯美而自由的,自然万物带有的情感就像穿透回忆落在身后墙壁上的阳光一样温暖。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是她在河边洗衣服时由自然界事物引起的一些内心感触——那些河岸上兀自开放、花瓣透明的小花,平凡却恣意生长的没什么花开的植物们,坚硬冥顽、一成不变的石头,它们似乎才是这个河岸的主人,自然、自由、自在地存在于天地之间;而河水,永远都在自在地流淌,不管周围是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经过……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作者的身心都处在一个散淡、自由的状态中,没有时空的限制,精神达到一种无限的自由当中。此时此刻,我们也仿佛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文题延伸】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那美好的时光……(平子)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仅果腹,更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及情感。这份舌尖上的味道,很多时候,代表的是一种思念,一种乡愁,一种爱。请以“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說起老家山西的名片——刀削面,就两个字:简单。  走进大同一家简朴的面馆,入耳的,是伙计一声简洁的招呼。坐下,要一碗刀削面,后厨的师傅便开始削面了。  削面的步骤、过程虽简,但看高明的师傅削面,无异于欣赏一场艺术表演。只
摘要:《暂坐》中包含着很多“话语”。这些话语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该作细腻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持有这些话语者,皆围绕暂坐茶庄的海若和作家弈光,牵连出更为广阔的人间世的世态人情和众生万象。举凡政、商、文各界之生活状态,一一涌现在作者的笔下。那些有着不同的职业,面临着不同的境遇,也做着不同努力的各样人物,分别依托着具体的空间,完成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过程。如是种种,最终也构成了这一部作品精妙的结构,融汇成
一朵玉兰半开的时候,惊喜地遇见了,在惊蛰过后,在一条每天经过的街边。就那么一朵,如盟约一样,说好了要相见的。  也似那些孤清的思念里,有人穿春衫而来。  今年的春,一直来得迟,所以惊见这样一朵玉兰时,心底一阵欢腾。犹如不经意间,突然打开了一页春天,一朵花一下子开在眼里。  又急忙合上书页,仿佛那一朵花,是我偷偷窥视的,生怕被发现。而那一朵花,也看了我一眼,它的香里,会不会有我惊喜的眼神?  这美好
喜欢繁体字“种”的写法——“禾”加“重”,禾之能重(重复)者,为“种”。这个字,是否隐含着这样的金玉之言: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去,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单位聘请的园丁是一位地道的“庄稼把式”。那天,他在春阳下撒播油菜花籽,边播种边自语:“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哇!”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回答说:“从种到苗,不光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还要看土地爷的脸色,更要看种子的心劲儿大小。”我恍悟
父 爱  他的爱有时候很刺眼,像亮白的路灯,一丝不苟地指引我,哪怕一丁点的小错误都无法遁形。他的爱有时候很温暖,像暗黄的路灯,会在我外衣扣子扣错了的时候轻轻叹一口气,然后重新帮我扣好……路灯无时不刻不在陪伴我们:当我们满怀希望踏上上学之路时,它在;当我们饥肠辘辘地奔赴在回家的夜色中,它在。它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又温暖了我们回家的途。  在我的心里,路灯是爸爸。  ——梁文沫《路灯》  童 年  童
母亲家里有一个宝贝,是一只矮脚的小板凳,拙朴、精巧,看得出来,做的时候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因为年代久远,那只矮脚的小板凳已经变得油光铮亮,原木的花纹已经被时光打磨出光泽,有了质感,让我想起一个专业用语——包浆。  那只矮脚小板凳虽然有了包浆,但却并不是古董,看着虽好,但由于年代久远,混在一大堆现代风格的家具中,显得独树一帜,不怎么搭调。母亲一辈子搬了好几次家,每一次迁徙都会丢掉一些东西,但是无论丢掉
摘要:作为一名有着多元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冯艺在其诗歌写作中建构了鲜明的文学地理学空间。他的诗以“行走”姿态,在与美丽壮乡、美丽世界中的历史人物、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深情“相见”中,完成了对相互交织着的历史与现实的生存哲思。美丽壮乡的乡村自然、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冯艺的“心灵感受力”,他在这种复杂情感的召唤下,表现了对美丽壮乡景观的文化时空与日常的心灵感应,历史“自我”与“他者”的
那日杏花微雨,春光迷离,让谁乱了心绪?杨柳娉婷,烟消云霁。  ——题记  晨露微凉,雾色朦胧。  在家觉着无聊,望窗外雨帘交织,欲寻找什么,便打了伞独自来到江旁这座静谧而幽深的公园,迎着那初春浅浅的风让自己清醒一下。  沿着铺满鹅卵石的曲径向这片林子深处走去,流动的空气在雨中更显得澄澈透明。人烟渐稀,大抵是人们耐不住路上被包围着的浓稠而单调的墨绿和绵延不断的细雨吧。  寻一处清幽本不是件容易事。作
1.曹胤鹏  是徐州市的  8岁男孩,有  一天,医生和妈妈告诉他,只有他能  捐献骨髓救  爸爸。从此,  “只有我能救爸爸”成了他的口头禅。为了确保能提供足够的骨髓,他开始了增肥计划;为了增强体质,他每天还要坚持暴走一个小时。2个月后,曹胤鹏的体重从约70斤上升到90多斤。医生说:“我们每周要抽鹏鹏三次血,每次要坚持四五个小时,他从来没喊过疼。”小鹏鹏说:“为了救爸爸,我什么也不怕!”最终,他
城里的月光大体都是灰黄的,像是蒙上了一层毛玻璃。即便在月色最好的夏秋季,城市上空的烟云仿佛会将月亮塞进自己的裤兜,让人不得见。  乡下的月光绝不会如此。乡下的月亮,是大方惯了的东家,一大把一大把将自己的碎银子抛向人间。乡下上空的云朵也不吝啬,毫不保留地敞开方阵,确保月光洒向乡村的每个角落:月光在溪水中游过,留下一道道银华;月光在花木间走过,洒下一抹抹暗香;月光在书桌上的台灯前溜过,驻足在書桌上熟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