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爱的能力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yyy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TBS电视台制作的日本中学生“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4名来自八街南中学的学生,站在学校教学楼的屋顶上,向自己喜欢的人大声告白。
  第一位站上屋顶的是初二男生久保田圣斗,他大声地对心中的天使告白,说:“请和我交往吧!”却被“天使”拒绝了:“虽然很开心,可是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对不起!”
  第二位站上屋顶告白的是滨本初花,她一直暗恋一个男生,可是那个男生已经有女朋友了。她对喜欢的男生说:“酒井一喜,虽然我想过,如果能和你交往该有多好,可是现在我要彻底放弃喜欢你的这种心情。如果什么时候,我有了新的喜欢的人,就请支持我吧!”被表白的男生大声回应:“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我会为你加油的。”
  第三位登上屋顶的,是正在上初三的学生会会长高桥优介。他对浅野那奈表白:“我喜欢你!以后请不要再叫我高桥,请叫我优介吧!你喜欢我吗?”女生羞涩地捂住了双眼,幸福地大声回应:“优介,我非常喜欢你!”
  第四位登上屋顶的,是初一男生木村启希。木村君深深地喜欢上了一位女生,他站在屋顶上一口气喊出十多个充满热情的“喜欢”。可是,只得到女生冷静的回应:“对不起!”木村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大声冲着拒绝他的女生喊了一句:“谢谢你!”然后,抹着眼泪离开了屋顶……
  在日语中,“初恋”代表着人生中最纯净的爱。这段视频用综艺节目的形式完成了一堂爱的教育课。4个中学生用他们的行动为大家示范了“应该如何去爱”以及“什么是爱的能力”。
  什么是爱的能力?它是表白的勇气,是对拥有的珍惜,是放下的觉悟,是拒绝的自由,以及对于被拒绝的尊重。
  日本中学生的性教育课程的内容里,有這样一道课堂思考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曾说:“人际关系中,真正的亲密关系,是指懂得他人。”所谓懂得他人,是指懂得他人的想法、情感、希望与梦想。而尊重,则是懂得他人的一种智慧。
  其实恋爱本身就是人生功课中需要学习的一部分。因为,爱情最大的力量,是它能通过爱与被爱、不爱与不被爱,感受生而为人必须具备的种种丰富的情感。当成长中的少男少女开始因为爱,而拥有了最为饱满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并开始学会适度地控制它们时,他们也就逐渐实现了精神的独立与人格的完整,能以最坦然的内心面对这个世界。
  一个拥有心灵自由的人,可以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不卑不亢地从容生活。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宝贵的呢?
其他文献
我有一位朋友,他插在瓶子里的花,总能比别人维持得久。我问他的方法,他说得简单,只要每天换水,并且把花梗剪去一小截就可以了。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爛,腐烂之后不能吸收水分,就会容易凋谢。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四周,革除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吸收精神的食粮,保持一颗纯慧的心。
以写自然、物候而著称的项丽敏,写皖南四季、乡居已有二十年。项丽敏的散文多短章,多诗人之色,多本味底色,从中可见她单纯、醇厚、智性、朴素的性情。她写草色、写溪流、写流云、写黄昏也是日常所见,文字质地淳朴,去繁杂,敞亮多姿。《薄荷味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篇短美文。项丽敏的智慧在于从日常细小的景致中,发现生活的秉性和生命的品质。静谧简单的日常生活,在她的散文中,会浮现出来,像鱼游出水面,以至她的生活、生命时
以教育说美学  美学有没有用?今天,我就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但一开始,我还是要说得远一点。  人为什么要上大学,要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呢?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要说美学学不好,便是别的什么学,也未必学得好。  教育的目的,一般都被说成是知识的授受,即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的好坏,是以知识掌握的多寡来衡量的。要不然,我们高考的考卷会有那么厚厚的一叠?那其实是在跟你“秋后算账”。  那
那是一双带刺的手,平凡而又粗糙,可就是那双带刺的手让我懂得了人间的幸福。  “妈,后背痒痒,给我挠挠。”妈妈慈祥地笑了,她用左手撩起我的背心,把右手平放在我的后背上。  “哎哟!”我叫了一声,妈妈的手上好像长满了刺,扎得我反而疼了。  “妈的手是干活时磨的,长了很多老茧。没事儿,妈轻点给你挠。”我皱起眉头又龇牙咧嘴地忍着,挠完后虽还有些刺痛,但温暖的幸福从后背扩散到了全身。  1996年年前的一个
去年夏天,我兴冲冲从花市拉回一缸荷花,放在屋檐下。花有两朵,一朵盛开,一朵含苞。立时,整个环境气场都变了。人虽俗,花却雅。一雅一俗,功大于过,清雅占据了优势地位。  谁知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给我颜色看:盛开的那朵花瓣掉了一半,含苞的那朵,变得软软的,臊眉耷眼,不打算开了。果然是温室的花朵,质地都变了。她跟池塘里那铺向天际的泼辣辣开在骄阳下的荷花已然不同。  今年,我早早地买好藕段埋在大缸的淤泥里
如果说充满奇异想象力的《兽兽镜》足以令人回味、沉思,那么《杀狗》则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小小说以上世纪“文革”期间那个特殊的年代为背景,先抑后扬,将人与人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描写得一波三折、一咏三叹。  哥哥这辈子没有跃出农门,说起来,全怪我家的一条狗。这狗叫做虎子,名字一般,聪明劲一流。到现在我都怀疑,它是不是真的能听懂人言人语,否则就不会有后来那么悲壮的举动了。  那
从昭和五十六年起,有整整五年时间,我都在某汽车零件制造公司从事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我大学当然读的是工科——电子工程专业。我之所以学工科,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我的理科成绩一直比文科成绩好。前些日子,我与七年未见的高中朋友会面,他一本正经地说起我的语文成绩:“不管我考得多烂,只要一看到你的试卷就放心了。”  当时,我们俩正在我常去的酒吧,他的话被酒吧小姐听到了,她们立刻开玩笑说:“啊?真的吗?好差劲啊
西门媚:小说家,独立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随笔集《说我爱你》《结庐记》《纸锋》等。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小说多发于《信睿》《山花》《芙蓉》《长江文艺》等期刊。  你会看吗?你看到了什么?  跟虚构不同,非虚构因为必须尊重事实,自然没有虚构作品的那种随作者心意,巧手安排或者高潮迭起,很容易流于平淡,克服这一点,关键点是要安排好多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对于每一个社会、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如果不计成本地追名逐利,带给人的恐怕只会是沉重的负担。  小时候看过的一则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对父子在烈日下牵了一头驴赶路,有路人道:“有驴不骑,真不聪明。”父子俩闻言都跨上了驴背。可二人立刻招来指责:“两人骑一驴,太不善良。”父亲闻声赶忙下来。又有人批评道:“儿子骑驴父亲步行,不孝。”两
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转身,背影融入霞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晚风轻拂,渔歌唱晚,送别笛声残。  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他的精神、灵魂递升风骨、才骨、傲骨的修为: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一首清越雄壮的《满江红》义薄云天,琴心剑胆!  天之涯,海之角,纵是知交半零落,然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