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以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即能清除异物抗原,又不致损伤机体组织[1].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分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免疫三大类,大量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肿瘤关系密切.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体液中T细胞亚群的分析和组织内的定位检测是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050000石家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以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即能清除异物抗原,又不致损伤机体组织[1].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分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免疫三大类,大量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肿瘤关系密切.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体液中T细胞亚群的分析和组织内的定位检测是判断细胞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判断治疗以及各种传染病的诊断、研究、免疫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5]。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 6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制备胫骨感染模型,模型建立后,截取1.5 cm感染胫骨,活力碘灭菌处理;胫骨残端扩创,小腿钢板短缩内固定.将灭菌后的骨段置于同侧隐动脉滋养的股内侧肌与股直肌间隙并固定.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截取等长健康兔胫骨,其余步骤同实验组.术后4、6、8周行解剖学观察,墨汁动脉灌注观察骨表面墨染,病理切片观察骨段内血管管腔数量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靶向PRL-3基因小干扰RNA转染处理前列腺癌LNCaP细胞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RL-3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目的 探讨侧卧位后腹腔入路(A组)、侧卧位前路经腹入路(B组)和70°斜侧卧位肋弓下缘经腹入路(C组),3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3种入路共实施肾上腺手术219例,比较3组患者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操作舒适性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和B组各3例,C组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失血量:A组57.5 ml,B组42.7 ml,C
目的 观察RNA干扰下调叉头转录因子M1(FoxM1)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克隆形成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培养8株人卵巢癌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查FoxM1基因mRNA水平.设计并用化学方法合成FoxM1基因小干扰RNA (siRNA),转染处理SKOV-3细胞,选择下调效果最好的siRNA.SKOV-3和HO-8910PM细胞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A)、空
目的 探讨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二氮嗪后处理组(DE组)及二氮嗪±5-羟基葵酸(5-HD)后处理组(DE+ 5-HD组),测定各组肺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AI),检测肺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目的 探讨氯胺酮预先给药对大鼠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不行机械通气;大潮气量组(H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5只.H组和K组接受机械通气,参数均设为:潮气量40 ml/kg,呼吸频率40次/分.K组在机械通气前给予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 mg/kg).4h后放血处死大鼠,测定肺湿/干重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目的 分析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B期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吲哚菁绿试验对于评估肝癌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价值.方法 分析62例行吲哚菁绿试验并行非规则肝切除术的BCLC-B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吲哚菁绿试验15 min留滞率(ICG-R15)对于围手术期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价值.结果 术后肝功能衰竭组与非肝功能衰竭组对比,ICG-R15、Child-Pugh分值
α-藻糖苷酶(AFU)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主要参与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及黏多糖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血清AFU水平可以用作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标志物[1]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肾、肝、胰腺、肠等组织中的膜结合蛋白[2].临床主要用以辅助甲胎蛋白(AFP)诊断HCC[3],也有报道证实GGT水平可以作为接受介入治疗
目的 观察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对骨肉瘤细胞株U2OS、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MG63,采用浓度分别为0.1、1.0、10.0、100.0、1 000.0μmol/L的ALLN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ALLN对于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MG63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ALLN的凋亡诱导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LLN对骨肉瘤细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家族,其可以通过抑制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我们以乳腺癌MCF-7细胞为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其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PDC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PDCD4在二甲双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