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如何提问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积极的课堂提问方式。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99-0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中仍有部分在受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单向灌输知识,不注重方法的现象,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会学、不想学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与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教学发展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创造型思维习惯出发,提出此课题——新课标课堂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
  1 激发性地提示,消除学生等待的心理
  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和合作伙伴。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对学生的好問、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的态度;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他的勇气;对好问而又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大胆创新。
  2 从生活实践、交际需要出发提问题
  英语教学中,很多语法是要运用到现实交际当中去的;最简单的How are you?What is your name?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针对自己实际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从身边的生活实际、有趣的活动人手。启发学生用英语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促进学生用英语表达。另外,教师启发提问引导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思维的方法,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鼓励、激将法培养学生乐于提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可以自然巧妙地运用鼓励、激将法,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应变能力;适时中肯地褒奖,同时尽量多地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更有利学生的英语学习。
  我让学生每天去背诵一个新单词,每周背一个短语或者习语。以4个人为一小组相互教新词短语、习语。或在课前让学生快速阅读了阅读材料后,让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编题,在合作伙伴间进行提问,或在小组间进行提问比赛。通过学生们的自问自答活动,他们的听说读写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4 教师对问题的“处理”
  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喜欢提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要采取引导、鼓励、表扬等激励措施,使教学充满民主的气氛。
  首先教师应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发言与提问,往往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是学生提问的黄金时间;其次,布置作业要“精”,让学生在课余有充足的思维时间,刺激学生的多向思维。多注重具有开放性和设计性的作业,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采取平等、开放、合作的态度,创设出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设想,不怕出错,正确引导和鼓励那些平时不敢主动开口提问题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课外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紧张感,能够很轻松地在课堂上提问题。
  很多学生不敢问问题、不愿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重视内容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消极和被动地听、掌握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对老师的依赖,他们就不再思考什么问题了,也不再进行什么探究活动,学生的创造意识也就在“没有问题”中逐渐倒退了。因此营造一种自由、民主、人人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敢说、敢想、敢问,培养其探究问题意识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感到没有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新课标的评价性学习是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而开展的形成性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表现是作为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的重要体现与依据。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出符合新课标理念与时代要求的善于学习、善于提问、善于解决问题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其他文献
在1953年开始的树木育种研究项目中,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长叶松(P.pa-lustris)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选择——初选优株、家系和家系内选择。选择时采用了好几个性状,但没
仪陇县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弘扬‘两德’精神,争做帅乡好党员”和“我心目中的帅乡好党员”等一系活动。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宣讲革命优良
“感谢党组织寄来的学习资料,现在我们有困难可以找组织了,党组织就是我们流动党员的‘娘家人’……”这是远在上海务工的大竹县乌木镇街道社区党员李贤贵在特快信件中说的,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来生,那么,我会在来生再次选择共青团这一职业,并且无怨无悔地为她奉献出我的青春、朝气和所有的激情……2005年10月28日,江苏省中药学校团委书记赵新祥被
都江堰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农村党员实际,广泛开展了“一区五户”活动,为懂科技、善经营、会协调的党员划定责任区,转化落后户,帮扶贫困户,带动中间户,培
国际农业林研究委员会是1978年在肯尼亚成立的。1980年第一届肯尼亚全国农业林研讨会在该中心和肯尼亚内罗比大学主办下召开,会上各界代表提议成立肯尼亚国家级农业林协调委
在得胜镇黄角冲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每当村民谈起近些年的变化,有一个名字总是被频频提起——村支书徐建波。1983年,18岁的徐建波初中毕业后,随外出劳务大军到湖北当了
一、对森林资源认识的反思森林是以树木为主构成的生物群体。区内的土壤、动植物、微生物等与林木间是互相依存的总体。它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今
竺肇华先生在《一门新兴学科—农用林业》一文(载本刊第1期第77—83页)中,就“Agroforestry(农用林业,暂定)”等9个术语,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这种作法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引
近年来,新都区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新都的目标,坚持从扩大党内民主入手,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制度上做了一些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