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包含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于2013年在《商标法》中规定声音可以作为注册商标的构成元素,为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提供了新路径.然而,目前我国的声音商标注册量较少,这表明声音商标的审查标准尚不成熟.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标准不明确,导致立法和实践上均存在困境.依据传统商标法显著性理论、利益平衡等理论,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应从声音商标的自身显著性和使用取得显著性两方面进行.尤其应结合声音的特殊性,建议以相关公众对声音商标的认知情况以及商标权人使用情况判断声音商标的获得显著性.
其他文献
在当代科学前沿,科学研究中的理论预测和事实判断,与传统科学有所不同.引力波的发现与发明是科学探索不可见世界的一个典型事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在引力波的理论预测到事实判断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不可重复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表明,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理论即为模型,理论不能与事实完全符合,但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数据,向事实真相迈进.
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与基础性功能应当统合.对环境保护法中存在“质”与“量”保护不平衡,具体内容上的“详”与“略”处理不当及与其他传统部门法衔接不足等问题;环境保护法应当以体系化思维贯穿其制定与修改的全过程,辅之体系化逻辑、行政执法导向思维和立法技术创新方法以改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内部一体化”与“外部一体化”协调不足的局面,从而在夯实环境保护法功能地位的同时保证其动态适应性和灵活反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