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干预难治性产后出血过程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与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方法,共计31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共计15例。比较组间术疗情况、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长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其他文献
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医学人才,需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二者存在协同融合的价值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障医学专业教育的“向”;医学专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发展的“质”。二者存在协同融合的逻辑必然: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根本一致;在教育内容上可以相融统一;在教育模式上相互依托;在教育者角色要求上具有同一性。需把握协同融合的原则,创新理念,协同融合教育教学方法和载体及加强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医学创新创业人才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究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深化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医学人才教育质量,强化医学生的执业能力,进一步推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40年来,危重病医学也得以日新月异的发展,优势凸显。因其服务对象是危重病患者,这就使得危重病医学的临床教学工作更具难度和挑战性。如何让重症医学专业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与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这对当前危重病医学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危重病医学的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医学模拟教学融合AR、VR技术的教学模式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给危重病医学教学带来了新思路。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失禁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包括失禁专科护士的概念,国内外失禁专科护士的角色职能、培养模式。分析现状并提出建议:独立发展失禁专科护士,使失禁护理从造口师的工作范畴中分离出来,针对失禁患者提供专科护理;设立失禁专科护士岗位并制定相关规范,同时搭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延伸护理服务平台,形成失禁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扩大失禁专科护士培养规模,采用专科护士阶梯式培养,形成以初级专科护士为基石,中级专科护士为中坚力量,高级专科护士为专科人才的梯队,从而壮大专科护理队伍;规范统一教材及培训机构,完善注册
教学督导队伍是高校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将针对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改变传统单一的“退休式专职”模式,采用“多学科覆盖、年龄层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建设体系,旨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适度的教学督导队伍,提升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放射性溃疡具有潜在性、进展性,创面大小不一,经久不愈的特点。放射性溃疡需2期治疗,骶尾部的放射性溃疡常见于直肠癌术后的放疗。病例特点: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骶尾部慢性创面长期不愈达13年,将近10年左右创面范围无明显改变,自行定期换药,后继发大腿感染性窦道伴大腿的疼痛。放疗损伤同时长期慢性炎症导致创面周围组织纤维化、血运差,组织活性低难以愈合。病例的治疗思路为分2期修复,Ⅰ期创面床的准备包括合理的清创及创面负压冲洗治疗,Ⅱ期需皮瓣修复,填充组织缺损的同时保证创面修复后的功能的保留。
心力衰竭是消耗大量医疗资源的疾病之一。当终末期心力衰竭对正性肌力药物反应不佳,或出现严重心源性休克时,心脏移植或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成为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由于供体缺乏,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在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临床医生应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并做好术后管理,以期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舒适饮食护理、舒适心理护理、舒适常规护理和舒适环境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程度、舒适度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一系列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视为早期动脉病变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损伤、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的平衡、以及改变脂质代谢过程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血管类疾病中可干预的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早期控制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水平有助于减少各种严重血管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
目的讨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以亚低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划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亚低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感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给予其高度的护理满意感,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