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热议的话题之一,文化的不可译主要是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中日两国尽管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相似性,然而,两国在风俗、宗教、历史、思维方式和价值
【基金项目】
:
西藏民族大学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民族文化导入机制研究——以日语教育为中心(项目编号:18MDQ10)”的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热议的话题之一,文化的不可译主要是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中日两国尽管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相似性,然而,两国在风俗、宗教、历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造成文化不可译性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探析了中日文化不可译及其表现,并对文化不可译性提出了应对策略,进而指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日汉互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将会逐渐向可译性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语言特征,包括抽象性、哲学性和文学性,并分析了其对中医翻译的影响。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
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在预防直肠术后吻合口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平湖西瓜灯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基地建设弱化等问题;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