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管电压联合低碘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探讨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与低碘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中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选择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PAE)患者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9岁。前瞻性随机分为A、B、C 3组(n=30),行CTPA检查。A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40 mL(碘质量浓度350 mgI/mL),注射速率4.0 mL/s。B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35 mL(碘质量浓度300 mgI/mL),注射速率3.5 mL/s。C组: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质量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0 mL/s。3组均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A组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B组、C组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重建。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和碘量。在轴位图像测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的CT值。结果 3组图像背景噪声、SNR、CNR及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接受碘量分别高于B组(25.00%)和C组(42.14%)。与A组相比,B组和C组ED分别降低了38.09%、51.99%,SSDE分别降低了37.96%、48.39%。结论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质量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0 mL/s在肺动脉CTPA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既满足诊断,又降低辐射剂量和碘量。
其他文献
本期推荐作家:  作家简介:  桂文亚,出生于台湾,祖籍安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家。曾任职台湾联合报系36年,当过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儿童版主编、周刊及童书出版社总编辑。编辑童书450册,并出版过成人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作品等60余册。  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信谊儿童文学贡献奖及世新大学杰出校友奖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两
期刊
很多同学在考试时经常会将自己做错的题再次做错,这让无数考生感到无奈并自责。究其原因。都是思维定式惹的祸。要想让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必须将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上弄清楚。真正走出错误思维。以下就对近几年易错的考题加以讲解,以求帮助大家走出困惑。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屡次失败,就会出现害怕心理、产生厌恶情绪,丧失自信心,长此下去,学生还会表现出逃避,甚至反抗行为。成功教育告诉我们“成功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怎样为学生拓宽习作发表的渠道,满足学生的成功需求,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内化习作要求,增强习作自信,逐步形成自我增值的再生能力呢?  一、口头发表,让学生感到“我还行”  口头发表,具有方便、灵活、经济,对习作质量要求不高等特点,是“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