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多点“务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以文本为载体,精要设计问题,用爱心加以鼓励,放飞学生的思想,感悟文字的魅力,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只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多,我们的课堂就越有效。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生为本,让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禁言密切相关;让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易于学生理解,这样就能打造扎实、高效和谐的课堂。【关键词】语文课务实高效当前,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旗帜下,都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由””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走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也教学。但很多教师也因此误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肆意拓展延伸,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甚至有些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忽视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对语言的欣赏感悟,退了语文的本色,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真正的生命与活力。
   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大部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喘不过气来,破坏了他们对段落的整体感受。可谓是费力不讨好,把学生管得太死。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放羊”,过分依赖教参就失去个性的解读,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是刁钻就是简单。我认为课堂要有一条线,也就是说教师抛出一个大问题,心中要藏这无数的小问题,围绕文章中一个最敏感,最生动的问题而剖析全篇,领悟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作用,对学生思维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做到心中有数,即成竹在胸。仅此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的方向,争论的焦点等等。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务实的语文课就是要解决学生阅读中真正的困惑,在思考和品悟中提升自己概括、分析和表达的能力,那些一目了然学生可以自我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省略。例如我在讲《故乡》一课时,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小说中的我为什么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竟是悲哀的心境?从而引出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做到了长文短教。学生的趣味很浓,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教师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做到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始终抓住学生思维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总之,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也就是教师在解读教材后精心设记几个能统领全篇的问题,以此来提纲挈领,突出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上打开思维通道,然后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表达。这样学生就会轻装上阵,兴趣盎然的去读书去思考。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至关重要。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给与真诚的表扬与鼓励。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因为课堂的效率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内容,流了多少汗水,而在于学生主动获得了什么知识,养成了哪些习惯,提升了什么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很大成分表现在学生在课堂的质疑、探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的最佳境界是带有思考的学习。教师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入对文本的思考,切不可越粗代庖,自问自答。学生的疑问,牵涉到作者的思想、历史事件的是与非、政治与文学、艺术与生活等问题,也关系到欣赏品味的差异、时代隔阂等问题,学生能提出带有挑战性的问题虽有时难免肤浅或怪异,却是善于思考的良好表现,更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只要教师是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甚至不怕学生推翻自己的见解,这便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好学会学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见解之正误及时得到验证,通过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见解。即使一时不能形成看法的学生也是希望听听同学怎么说的,以开启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师应用激励学生多说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述见解、谈感想、作评论,甚至演讲、答辩等,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可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要做到这些就须教师恰当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他们或振奋,或沮丧,或欣喜,或伤感。教师的评价指明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我们评价学生既不能一味的批评,使他们丧失勇气和自信,也不能一味的赞扬,让他们迷失前进的方向。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从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首先赞赏他们的优点,其次指出他们的不足。评价学生也不能只限于与语言,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又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能给学生带来动力,在学生说错、做错时拍拍他们的肩膀,也许会是他们更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批评。
   总而言之,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以文本为载体,精要设计问题,用爱心加以鼓励,放飞学生的思想,感悟文字的魅力,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只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多,我们的课堂就越有效。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生为本,让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禁言密切相关;让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易于学生理解,这样就能打造扎实、高效和谐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个性化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极其广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理念、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理解不到位,往往只套用了其形式,未能掌握其精髓,因而教学效果还谈不上高效。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抛开热闹的课堂教学表面,进行以三维目标为主线,以有效指导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新课标理念三维目标问题能力新课程标准
期刊
背景:刘保生老中医是马来西亚中医学院院长,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中医教育4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擅长中医呼吸科疾病、内科杂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对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情感教育学习兴趣初中语文不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语文的本质属性和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内涵是不会改变的。正如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通过对古今治疗糖尿病的674首方剂的整理与分析,提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益气养阴,清热活血药是治疗糖尿病方剂的基本构成要素,利水渗湿,收涩,升
该研究根据导师经验随机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手功能不全的病例进行治疗,并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针刺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手功能不全具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再帮
为了研究人眼在辨色阈值水平上的颜色视觉特性,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上显示颜色刺激,采用交叉阶梯法进行心理物理实验,在CIE1976 a*-b*平面上分别测得3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