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佳路径》这一篇课文在交流老太太的做法时。学生找到文中的句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正是这一个做法让大师灵感进发,为世界建筑史上最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可是,一位学生忽然举起手:“老师,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如果有人不投入五法郎就去摘葡萄怎么办?”老师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停了几秒钟,看来这个问题出乎老师的预设之外。老师有些不悦地说:“当然不会有人这样做的,而且你的这个问题与课堂学习没有关系。坐下去。”那名学生表情尴尬地坐了下去。而个别学生也冲着他吐了吐舌头,看来,孩子们也知道这个问题让老师不高兴了。课堂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地,老师又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对格罗培斯的智慧思考上了。好好思考这个课堂小插曲,我们会发现:这个孩子的声音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如果老师细致研究文本,把这个问题再还给学生,首先从文中“停了许多车”、“总是”、“最先卖完”等具体词句就能证明同学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事实说明人们的守信诚实;接着可以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诚实与信任》一课,明白老太太的做法其实给游客带来的也是信任和尊重,说明她的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是多么高明。这样既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教学紧贴着学生展开的理念,又给了学生润物无声的诚信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对文本的解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做法。为接下来体悟格罗培斯的设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真实的课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思考。作为老师,应该面对学生的真实状态加以合理引导与启发。多一种思考,课堂便看到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张扬,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实践语言的主阵地;多一种思考。老师便多了一份走进学生内心真实世界的可能,学生便多了一份精彩,就会在真实的倾吐和碰撞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与飞跃。
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课堂,因为学生而精彩。让我们解放学生的头脑,让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生动,走向以学生为本这一根本教学理念。这才是我们所呼唤的生命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真实的课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思考。作为老师,应该面对学生的真实状态加以合理引导与启发。多一种思考,课堂便看到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张扬,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实践语言的主阵地;多一种思考。老师便多了一份走进学生内心真实世界的可能,学生便多了一份精彩,就会在真实的倾吐和碰撞中得到不断地提升与飞跃。
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课堂,因为学生而精彩。让我们解放学生的头脑,让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生动,走向以学生为本这一根本教学理念。这才是我们所呼唤的生命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