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关系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成为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陪伴,父母关爱缺失、家庭亲密关系互动减少、亲子关系疏远,使留守儿童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对此,家长应加强亲子沟通,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给予情感关爱;学校应制订具体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政府应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政策、经济方面的帮扶.
其他文献
[活动理念]rn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想自主管理学习和生活,增强自己的成人感和控制感.但他们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处理事情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想干哪件事就干哪件事,且做事盲目,有跟风的趋势;缺乏时间管理的意志,个人时间安排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所以,他们容易出现拖延行为和因为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睡眠不足等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等多方面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家庭教育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川南农村M初中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了八周改善教养方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遇到一些困难.结论:家长积极调整教养行为的,效果好;家长坚持要孩子“听话”的,效果不明显;家长普遍对青春期孩子的管教感到无助却又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学习.对策: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综合干预,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形成积极教养方式;从早期教育开始,
促进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可采取线上与线下“四结合”的途径:线上家教推文与线下教材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线上家长会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合力解决成长难题;线上心理科普与线下心理讲座相结合,培养阳光心态;线上咨询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疏解不良心理疏导.这种途径借助信息技术的成果,将互联网与传统手段相融合,能有效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晚上的自习课,我让学生用某期报纸中的试题进行考试,要求将答案写在印制的答题卡上,以方便批改.开考后不久,学生小丽来到办公室,她想借我的报纸用于考试,因为她自己的那份在家里.但是,我早已经将答案写在其上了,所以建议她向隔壁没有考试的三班同学借用该期报纸,第二天把家里的报纸带来归还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简单快捷方法.
留守儿童常常会陷入“作业不写—学习跟不上—被批评、惩罚—厌恶作业、不想学习”的恶性循环中,既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相信学生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能够有效地解决作业难的问题.
一位初三男生因为与家人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心情很压抑,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同学发现后及时报告班主任,随后心理教师对该生进行辅导.心理教师通过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理解、倾听等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同时上报危机事件,与班主任、校领导多方配合,并及时联系家长,家校配合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学生状况逐渐稳定,危机得以化解.
教育孩子只有爱远远不够,还得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家庭教育中如果缺乏规则就只能吃力不讨好.从为什么要给孩子制定规则、如何和孩子制定规则、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来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给家长以启示.
“老师,这是我最后一次把心里话说出来,如果这次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后我可能不会再说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内向偏抑郁的学生,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告诉我问题可能比较严重.
保密原则是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辅导关系的基础.它能使来访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自由地表露内心,以获得必要的帮助.但是在校园心理危机事件中,心理教师什么时候保密、什么时候必须打破保密、打破保密时如何保护咨询关系不受损害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保密例外实施时要厘清的问题.从保密与保密例外、学生抗拒保密例外的原因、保密例外的具体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做了梳理,以期实现咨访关系的“破而不裂”.
[活动理念]rn学生在度过漫长的假期生活后,面对新学期开学和学校防疫措施的限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紧张、悲伤等,我们可以统称为“开学综合症”.为帮助学生快速调适心理状态,特设计本次课程,以影片《头脑特工队》为依托,以“认识情绪—接纳情绪—拥抱情绪”为线索,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努力培养积极情绪,使负面情绪正向转化,零时差迎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