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锶(S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索其最佳作用浓度。方法抽取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6ml,体外分离、培养原代h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共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培养液中仅加入骨诱导剂(地塞米松10-8mol/L、抗坏血酸50μg/m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B、C、D、E组培养液在加入骨诱导剂后分别加入3.75×10-3、3.75×10-2、3.75×10-1、3.75mmol/L的SrCl2。定期测定各组hMSCs的增殖情况(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标法)和骨钙素(OCN)含量(放免法),并观察细胞茜素红钙结节染色情况,分析各组钙结节数量及面积。结果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均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显示,第7天时的细胞增殖水平,第7、14天的ALP活性,第14、21天的OCN含量以及第21天的茜素红钙结节数量和面积测定结果,B-E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D、E组第7天时的细胞增殖水平及第14天的ALP活性均明显高于A、B、C组(P<0.05),而D组与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天时的OCN含量以及茜素红钙结节数量和面积测定结果D组均高于与其他4组(P<0.05)。结论锶可促进h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其最佳作用浓度为3.75×10-1mmol/L。
其他文献
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我们对14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补液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91例,女53例;年龄12~72岁;病程3小时至2天。主要表现为腹
对4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TS组)和3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TS组Ⅰ~Ⅲ、Ⅰ~Ⅴ波峰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TS组BAEP异常为轻度17.5%、中度5%、重度2.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作为催化剂,研究了醋酸与正丁醇合成醋酸正丁酯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粒径、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酸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醋酸转
以Y2O3、Eu2O3和NH4VO3为初始原料,用Na2CO3作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棒状YVO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了产物的结
利用乙二醇与丁二酸反应得到小分子的聚酯二醇;进而将小分子聚酯二醇与柠檬酸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弹性体材料———聚乙二醇丁二酸柠檬酸酯(PGSC).在pH 7.4的缓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