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遇“知音”·韦老太办“专案”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知音"上世纪70年代第一个秋天,在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一个偶然的机会,67岁的冯雪峰和36岁的陈早春成了忘年交.
其他文献
10月20日,市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座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刘善壁主持会议。刘主席要求政协各级领导和全体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话剧院云集了一大批极具艺术才华的演员,其中张章、陈牧、马奕、胡庆树,就曾被人们誉为"四大须生".他们在艺术表演上;各有千秋,成绩卓著,很受观众称赞.
1996~1997年的两年间,昌明方丈外事活动频繁,他先后出访了新加坡、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日本等国家,与这些国家的民众、佛教信徒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增进人民之间的
汉口六渡桥附近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上世纪30年代初由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鹣设计塑造的,像座仅有4米,铜像也只高2.4米.但铜像手执拐杖、昂首挺胸、凝神远眺的神态,却不由得使
10月23-31日,市政协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电台等媒体发布公告,再次公开征集提案线索。活动开展以来,引起市民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电子邮件168件、信件68封,接待市民
解放前,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在中共武汉地下市委领导下,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学工组"(全国学联武汉工
陈中正先生是武汉地区早期的民盟成员之一.我们拜访了他.他以其亲历亲闻勾勒出了一幅武汉民盟早期的历史图景.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以男性为核心的传统的国度,虽然大家都承认"妇女顶起半边天",不敢轻视,而事实上功成名就(或者说是出类拔萃)的女性总是少数,有些领域更是凤毛麟角.
我叫王建华,今年90岁.当年全程参加了八年抗战并活到今天,我感到无比的幸运!
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开放的环境以及它所导致的开放的经济与城市文化是武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善于应对、勇于创新则是这座城市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