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访谈严纯华院士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man8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教授,围绕稀土、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严纯华教授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大国,需要进一步提升稀土资源的价值;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要想实现突破,需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从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四个层面加强稀土资源安全.同时,稀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然而当前我们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依旧与欧美国家存在差距,需要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培养研究者的科学家精神和人文素养.基础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是大势所趋,国家只有给予高校更多自由度,才能让“强基计划”体系自洽.兰州大学致力于从管理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四个维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其他文献
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以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但针对3-6岁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根据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状,本文在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从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实施路径,并进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儿童博物馆教育发展做出有效探讨.
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明清陇人诗文集十种,由民国时期的国立兰州图书馆统一抄制而成,行款版式一致,抄写风格接近,具有“文本类聚”的特点.对十种抄本的题名卷数、著者生平、内容与评价等情况的简要梳理,其旨是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
博物馆是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收藏和展示场所,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博物馆文化创意(以下简称“文创”)产品研发有助于激发博物馆活力、宣传民族优秀文化,助推国民经济增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以下简称张家川博物馆)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研发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其文创产品研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文创产品如何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齐家文化遗存丰富,文化脉络清晰,是我国原始文化迈向青铜文化的初期阶段,在齐家文化的遗址及遗存中出现了诸多文明要素,通过分析这些要素可以推断,在齐家文化中可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爵的命令.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青寺村居民赵永平收藏有明朝皇帝朱元璋洪武二十五(1392年)年诰命一道.文物基本完整,可考为明初之制.从该诰命书中可以了解明代诰命的制式与特点.该书对人物生平简历的记录,对研究元末农民起义过程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
作为敦煌艺术重要标志之一的飞天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审美和创新价值,为现代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参考价值.在当今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本文以敦煌飞天艺术与豹斑玉文创产品相结合入手,通过二者融合设计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从传承文化传统、突出民族特色、丰富设计理念等方面阐释了敦煌飞天艺术在豹斑玉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运用中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
目前,实现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包括陕西文化旅游产业供给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集群程度偏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为了促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以文旅融合创新为驱动,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的政策建议.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这既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也是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新指示.如何让县级博物馆文物在新媒体时代走出尘封的博物馆,走向大众,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就成为每一个博物馆人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张家川县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县级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和建议.
《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博物馆应当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可见,社会教育功能已成为现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正好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如何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就需要博物馆与学校相互协作,并依据博物馆的特点和学校的教育需求,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本馆实际并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馆校合作模式,是目前博物馆人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的发挥军垦文化在兵团红色旅游中的作用.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文化的分析,总结出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兵团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军垦文化带动兵团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仅有助于军垦文化的传承,还讲有助于兵团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