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体外敏感性检测的方法学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79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体外药敏结果.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3月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5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4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Vitek-2法、MIC Test Strip(MTS)法及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替加环素对两种细菌的敏感性,并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评估Vitek-2法、MTS法及纸片扩散法与参考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的判断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Vitek-2法和MTS法检测替加环素对CRAB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分别为94.0%/91.8%,68.0%/91.8%和90.0%/91.8%.对于CRAB,Vitek-2法和MTS法与参考方法的基本一致率/分类一致率(EA/CA)分别为94.0%/72.0%和92.0%/90.0%,66.0% (33/50)的菌株Vitek-2法检测的MIC值比参考方法高1~2个稀释度,MTS法检测的MIC值存在32.0% (16/50)偏高及22.0% (11/50)偏低;对于肺炎克雷伯菌,Vitek-2法和MTS法与参考方法的EA/CA分别为95.9%/98.0%和83.7%/91.8%,36.7% (18/49)的菌株Vitek-2法检测的MIC值比参考方法低1~3个稀释度,79.6%(39/49)的菌株MTS检测的MIC值比参考方法低1~3个稀释度.Vitek-2法和MTS法检测两种细菌均未出现重大误差(VME)和大误差(ME).纸片扩散法与参考方法相比,对于CRAB,采用敏感/耐药(≥14 mm/≤10 mm)折点,CA为94.0%,高于Jones等推荐的折点(≥16 mm/≤12 mm,CA为82.0%);对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敏感/耐药(≥14 mm/≤10 mm)折点,CA为93.9%,高于FDA中肠杆菌的折点(≥19 mm/≤14 mm,CA为67.3%).结论 对于CRAB菌株,MTS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性较高,MIC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对于肺炎克雷伯菌,Vitek-2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性较高,MIC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低;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性较低,针对不同细菌其判定折点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种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的日益突显以及其他新型致病菌的流行使目前临床面临的感染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隐匿,常常造成误诊和治疗延误[1-2].针对许多疾病合并的隐匿性感染,临床医师如何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例以合并感染为主要致死原因的尸检病例,以期帮助和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对合并感染的认识.
2013年3月31日,中国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此后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也陆续报道了实验室确诊病例.这是全球首次报道人类感染这一病毒亚型的禽流感病例[2],因此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其临床特征与感染谱、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以及病毒是否能够人传人等关键问题,成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目的 对一种针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严重性评估的新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解读.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399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住院患者,其中存活203例,死亡196例.对所有患者同时用新评分系统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进行评分(存活组于疾病极期评分,死亡组于临终前评分).绘制两个评分系统的存活率和病死率分布图,并以此对两个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
2013年2月,中国华东地区出现人类由于接触家禽而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该文报道了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的临床和病毒学特征,并分析比较了人和活禽市场来源分离到的H7 N9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 将2013年3月7日至4月8日有新发呼吸道症状、原因不明的影像学浸润、实验室确诊H7N9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纳入研究范围,记录病史、体检、血液、生化、影像、微生物等结果.采集患者的咽拭子和痰样
期刊
目的 研究fimH基因对泌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1型菌毛粘附功能的影响,比较1型菌毛粘附阳性与阴性菌株的基因变化.方法 对天津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非植入导尿管患者的尿液样本分离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71株进行研究,通过PCR检测fimH基因携带情况,酵母细胞粘附实验检测1型菌毛的粘附情况.针对fim
患者女,28岁,妊娠25周,因发热、咳嗽4d,于2013年1月11日入院.患者1月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3℃,伴干咳、流涕、咽痛.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1d,效果欠佳;口服中成药治疗3d,仍反复发热,体温升至39.5℃,遂转来我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8.5℃,脉搏10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4/54
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后,2013年3月在中国局部地区又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H7N9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台湾和福建等地.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作为市级定点医院,自2013年4月3日至5月7日共收治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即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肝损伤.尽管抗菌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仅为1/10万~10/10万[1],但它在DILI中的比例是最高的[2-3].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监局(EMA)均要求抗菌药物上市前应进行肝毒性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抗菌药物临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和H7N3.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相比较10年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此次我国科学家在应对新发的H7N9禽流感方面显得更加从容.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胃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90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病例(≤5岁),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并采集粪便样本,用PCR方法检测A/B/C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Ad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