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师对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价值观的确立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86491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过去是如此,现在和将来亦如此。然而,自然资源却是稀缺的和有限的,特别是矿产资源,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可再生性,其储量随着人类的不断消耗而越来越少,最终将被消耗殆尽。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最终将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素以“地大物博”而著称于世,自然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三大矿业国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据有关专家就我国45 种主要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保证程度的论证,到下世纪初可以保证需求的矿种占三分之二,到下世纪中叶,能保证需求的只有七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将会日趋突出。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的步伐加快,资源供应日趋紧张。
  要改变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现状,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改革现行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制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资源价格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无价的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多少年来物理运动、化学反应形成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在没有得到人类的开发利用之前,就具备了其自身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而它的价值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才表现出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地表上有限的一些种类,这些资源多数在有限的需求量面前通过自然力的作用能够得到恢复。于是,这一时期自然资源表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纯自然物,自然也就表现为没有价值。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步伐加快,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地开采,使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量也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仍然是靠自然力再生的物质和多少年来形成的自然物质的储备,可以直接取自于自然界,不需要人类付出具体劳动就自然形成或自然存在的“纯自然物”。所以,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资源仍然表现为没有价值。
  为了保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投入劳动来保护资源环境,促进资源的再生和发展,使得自然资源的再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现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再生产过程需要伴随人类劳动的投入,于是整个现存的资源都表现为具有价值。因为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由它本身所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现在这种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人类所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自然资源表现为具有价值的时期,我们就应该彻底摒弃“资源无价”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明晰资源的产权,对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以合理的价格形式表现其价值量的大小。这样不仅能使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得到体现,同时也能通过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合理的资源价格要以开发利用为社会增加财富来计算,随着人类对其资源认识的提高和人们对其依赖性程度的提高,其价格应相应地提高,这有利于激发人们对现有资源利用新途径的开发和研究,提高其利用效率;资源价格不仅受自然丰富程度高低的影响,而且还应与其耗竭程度来计算,随着耗竭程度的提高,其价格应相应提高,以促使人们积极地保护资源,加大投入,以促进资源的再生,保证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资源价格应随其稀缺程度的上升而提高,有利于强化人们珍惜资源的意识,促使人们合理地开发、充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资源价格还应随着供求变化而适当调整,有利于人们自觉地节约资源,导致资源需求量的相对减少,同时也可刺激人们使用代用品,发展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资源价格还应随着开发条件的难易程度而调整,这样有利于矿产资源的深度和难度开发,有利于贫富矿兼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
  综上所述,确立正确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观,推进资源价格的合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前提条件,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资源耗竭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利用情感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增添动力,尤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塑造学生品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课程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大的作用。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独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化学相关的学
期刊
回顾几年来的教学之路,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和无奈,一方面想尽己之所能,教好学生,不留遗憾;一方面却不能摆脱来自分数至上的压力。如何平衡这现实的矛盾,着实令人费周章,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者叫提出疑惑与各位共同思考: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情景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被提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无论在英语课上还是在各种论述中,尤其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比较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
期刊
小麦是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三大谷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及世界小麦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小麦条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思维能力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巧设练习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地,持续地发展。教师应该经常地,有计划地,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选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
灵管蓟马亚科(Idolothripinae)是缨翅目继蓟马亚科 Thripinae和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后的第三大亚科。其世界已记录约700余种,隶属于83个属,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热带雨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