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歌者:热西·才让旦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抉择
  热西·才让旦1978年出生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1999年之前,曾是甘南藏族玛曲县文工团的一名普通歌舞演员,那时候他还不太精通汉语,去外面和人交流、听课、吃饭都需要懂汉语的朋友帮助。因为酷爱音乐,他在1999年通过藏语笔试,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进修声乐。由于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大学里的西式音乐教育让他感觉越来越迷茫,甚至找不到方向。
  热西·才让旦心中的音乐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歌唱,不需要更多的修饰,不是那些西方发声技巧的演唱,而学校里教的音乐和他想象中的感觉并不一致。热西·才让旦将梦想与现实远离的原因归结为文化的差异:“理解西方的音乐需要西方文化修养,而我是在藏族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钢琴不像弹拨乐器,我的手指接触琴弦时感觉很贴合,而和琴键是有距离的,击键的声音总进入不了内心。”这种颗粒状态的音乐似乎和他内心柔软绵长的民族音乐无法互换,使他无法触摸本民族音乐的灵魂。尤其看着身边勤奋练习美声的同学有些不慎练坏了嗓子,他开始怀疑中国人与西方人发声的生理结构不同。“民族地区选拔出来的声乐学生,在西方美声训练下,越来越偏离原先的民族特色发声,有点像加糖、放盐的豆汁,不再是原汁原味。而学校没有人去考虑这个问题。” 热西·才让旦担心自己的声音也变得四不像,既不美声,也不民族,经过慎重思考他就放弃了可能为自己带来美好前程的中央民族大学学位的音乐人学业。由于无法向家里交代,他开始了北漂生活,继续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
  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北京偶然的一次机会他接触到了一个来自甘肃的叫“野孩子”的乐队,他们的演唱风格就是用兰州西北的方言演唱原创歌曲。那种自然、原始、发自内心、承载着生命的力量的吟唱一下打动了他,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歌唱风格。他重新规划了人生,决定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去寻找这种有生命力的声音。他为自己规划制定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收集整理藏族民间音乐。“在起点,是他孤独的远行,对家人、朋友没有过多的言语;在终点,他没有任何宏大的目标,只是希望能够坚持,坚持,再坚持”。
  从2002年开始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或独自或组织团队走遍了青海、甘肃等地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资料,创作藏族音乐。几年的走访收集过后,他感悟到:“在田野采风的路上与每位身载传承的老人们交谈时,我总是会随着他们穿越时空,他们是连接本民族过去和未来的使者,从他们那里可以感到量变到质变,音乐不再是娱乐、不再是物理、不再是技术和形式、也不仅仅是审美和教化,而成为了智慧,成为了文化,成为了人类精神和物质总和中的重要部分。”有人这样评价他:“才让旦老师不只是一位歌者,更是一位四处奔走,整理和传承藏地千百年民歌的保护者。这些民间艺术,就像音乐的根,就如敦煌藏经洞的经书一样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无情,那些身怀绝艺的老人们相继离世,才让旦正在和时间赛跑!”
  艰难的追寻
  2004年热西·才让旦来到香格里拉,这是个糅杂了各种文化的地域,包容着各种文化形式的本真自由表现。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音乐的深厚积淀吸引了他探索的目光,他在独克宗古城停下了脚步,并在香格里拉开了一个独特的酒吧音乐工作室——“热西藏乐”。这是他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在这个音乐室里,他自费聘请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传授民间音乐、教授传统乐器的弹奏技法,不论老少,只要喜爱就可以免费到音乐工作室学习乐器的使用,学唱传统民间音乐。热西·才让旦说,“继承和发扬”将是音乐工作室的最大功能。同时,音乐工作室还将为热衷追寻音乐的人们提供音乐追寻路线及相关的帮助。这间小小的“热西藏乐”吸引了不少来自非洲、新加坡、欧美的音乐人,甚至还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
  在酒吧里,热西·才让旦基本都是不戴麦克风清唱,他觉得这样可以训练自己对内心歌唱,健康的心态对了,唱出来的感觉不一样,声音不是压抑的、挤出来的,放松下来歌唱会越来越轻松。这种演唱方法受到很多关注,得到了很多反响和评议。在声音的处理、歌曲的选择上,热西·才让旦保留了舒缓的慢节奏,这种节奏不可能迎合所有人,但是却有很多人听了他的歌唱不肯离去,他们安静地听,默默地沉思,思考个人生活、感情问题……让他最有感触的是,在酒吧里暂住的七八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聽了他的演唱后不由自主地哭了。
  “他们根本听不懂歌词,家庭条件非常好,可能是我的音乐触动了他们内心的某个点吧。”热西·才让旦笑道:“可是妈妈不高兴了,她希望我的生活变好,让我晚一点唱,因为我一唱,就没有人喝酒了,收入就少了。”
  除了酒吧演出,他还在当地的学校做免费教学。一开始,教七八个小孩,孩子们乐感好,唱得很好听,“一张白纸,怎么写都行”。但教完后,孩子们转身就唱流行音乐。“他们一旦进了学校,学会发声方法、声音位置的时候,演唱就不自然了。”热西·才让旦有点惋惜。
  梦想的守护
  2008年,为了更好地从事藏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播工作,由迪庆州民政局批准,热西·才让旦发起成立了“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资助和协会志愿者的爱心、努力,一点一滴地把那些珍贵的散落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中抢救出来。他经营的酒吧不再营业,成为了协会的办公室,这间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专心致力于藏区传统音乐素材的采集、整理、抢救和传承工作。   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以符合国际标准的方式对即将消失的藏族民间曲调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他们采取的保存方式是馆藏、典藏、厚纸板,就是从音频、视频、图片上全面整理,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来支持运作。
  2012年5月6日,在政府和资助者的支持下,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开启了大香格里拉——康区采风之旅,按照提前做好的路线规划,带着专业的摄影师、录音师,全程考察了两个月左右。
  “我们跑了6000公里,很多材料根本采不到。很多艺人去挖冬虫夏草了,中途有些艺人也变卦了,变化特别多。最好是一个村子能找三四十个人,有20个人在的话,另外20个人不在也没关系。”热西·才让旦说,这次大规模的采风经验不足,田野工作忽略了对音乐背景和歌词分析的记录,收集到的材料归档也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非常耗费精力,需要很真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在采风路上,他们遇到了年轻时曾在山中修行的甘孜州新龙县的一位老艺人。老人的听力衰退,现在依靠助听器来维持,他已经有十几年没唱歌了,在采风团队的一再盛情邀请下老人开口唱了两首传统的道歌。
  在康定塔公县,采风团队找到了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诺尔布儿时记忆中歌舞最棒的塔尔克。他是村子里最优秀的即兴舞者,同时又拥有嘹亮高亢的嗓音。这位蓄着长发、满面红光的将近60岁的老人,自从家中发生变故后有十几年都没唱过了,但一开口,婉转嘹亮、纯净悠扬的歌声清泉般倾泻而出,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途径青海果洛,搭帐篷的老阿妈羞涩地唱了挤奶歌、山歌、摇篮曲……从甘孜州得荣县去往巴塘县的路上,采风团队本来约见一位老艺人,但老艺人有事临时取消了计划。不过上天不负有心人,他们意外却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年事已高的老人坐在白塔下,老人们手持转经筒,一边转经一边颂唱嘛呢调。午后的阳光静静地在老人们的脸上镀上了一层金色辉煌,随风飘舞的白发是那样的安详、宁静、满足。那一刻,队员们被莫名地感动了。
  途径甘孜州亚青寺时,热西·才让旦独自转山,被一位年轻修行者悠扬的颂经声吸引。第二天诵经的女孩在团队努力劝说了几个小时之后开口吟唱,可惜完全没有了前一天祈请的自然状态,这让团队开始反思采集时与艺人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何才能最好地原汁原味地留存这些珍贵的片段成为当务之急。
  2014年7月15日第十一次采风。目标是到甘肃甘南自治州的桑科大草原去采访一位当地精通民间曲调的老艺人。据向导介绍,这位老人掌握着即将失传的藏戏片段,这个消息让采风队的队员们充满了期待。他们赶到目的地找到了老人,可惜的是老人从外地赶回来的子女拒绝了他们的采访。为了不打扰老人平静的生活,他们只好无奈地离开,心中充满了遗憾。因为没有录制到老人的音频无法保留老人掌握的历史,在老人离世后,这个村子的独特文化可能就会随之消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让热西·才让旦最心痛的地方。
  为了采集有价值的民间曲调,他四处打探,每当遇到掌握大量民间曲调的老人他就会不辞劳苦地一次次来到老艺人家请教。格桑平措老人曾远赴印度经商,是香格里拉韩平村里走出去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村民之一。老人擅长唱诵经文,对村子里的每一段建筑历史都了如指掌。格桑平措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乡音,时时吟唱家乡曲调。在一次一次的交流中,老人被热西·才让旦的诚意打动了,亲自召集了很多村民一起表演,热西·才让旦录制了珍贵的视频音频资料。2014年10月,格桑平措老人去世了,但他的唱诵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在采风的十几年间,每年都会有老艺人离世,才让旦的记录成为了他们的绝唱,成为了他们在世界上的最后印迹。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间音乐的社会基础也在变化,由于民间采风条件艰苦,收集保存工作只有极少数人在坚持。然而,不管多艰难,对于香格里拉民间音乐保护协会的成员来说,争取更为广泛的合作伙伴,坚持下去,才是第一要义。
  十多年来,他走遍了西部四省的村落,行程两万多公里,采访了三千多位民间艺人,录制了长达五百多小时的音频数据。对于热西·才让旦来说,这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一段上了路就不能结束的旅程。
  热西·才让旦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他对慈善事業的卓越贡献不仅受到了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的关心和支持,也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凤凰卫视、旅游卫视、中国青年报等都纷纷报道他的故事,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人物》栏目专门录制了《为时代而歌----热西·才让旦》的专题片。
  说到“梵呗”音乐和三亚本土音乐是否有相同之处的时候,才让旦说,其实从演唱方法和乐曲旋律的表现形式上看,藏地音乐和海南音乐并不相同,但是音乐的根是相同的,都来自民间,根植于民间,音乐无国界,无论哪种音乐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心情、宣泄情绪、传递情感,引起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谈及未来,热西·才让旦表示“没有什么奢望”,但会一辈子做藏族民间音乐收集整理并传播这件事情,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的音乐教材需要藏族民间音乐资料的时候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
  对音乐的执着,对本民族音乐的深爱,使他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他说:“这是从我内心深处热爱的一件事情,不是去了解一点表面。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一种健康娱乐,如果一生有音乐陪伴,你的心态会有特别大的改变,会很放松,思维也不会那么混乱。民间音乐的根本问题,很多人都没去考虑,音乐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缺少探讨。音乐该怎么做,如何教育下一代,其实是很重要的问题。”
  十几年的采风之路他经历了无数困难,积累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正在逐渐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无论这条路有多艰难,他都不会放弃。
其他文献
神马都是浮云。说出来就散了。咱们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滴秘密。但是你们可要把自己的树洞の客银身份包好,裹好,藏好,埋好了哈,表让别银发现呀!    树洞の客银/回忆:我今年初三,在食堂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一个女生。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在四班,她在五班,每次下课我都会去五班看她;每次餐厅洗碗我都会跟别人换,就为了看到她。有时在食堂里或经过她班级时看她,发现她也在看我,很尴尬。星期六
有一年,骑自行车行驶在路上好端端被小汽车给撞倒了,司机肇事逃逸,我膝盖骨严重受伤。那时正值爸妈出差,没有一个人可以抽开身来照顾我,更绝望的是再过半个月就要中考了。我整天呆在医院的床上,看着天花板数着上面的污渍,看累了也只能微微侧过头看窗外的天空。那时通讯设备不方便,学校封闭式的教育没能让我任何一个同学正大光明地走出校门来看我,班主任每次都会带一叠试卷过来,她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华子,别担心,无论如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界定为“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能力是必备的技能,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多是“重形式,轻实效”“重结果,轻过程”的跑龙套.在表象上,科学探究只是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在实质上,还是教师在“教”,而非学生去“学”科学探究.   在物理教
〔摘 要〕为了理解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文章采集淘宝网400多家店铺的在线评论信息,基于S-O-R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研究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评论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好评数量、描述评分、有图片评论数量、追加评论数量和累计评论数量对消费者购买
集体备课因其源自草根、基于教学、着眼合作与互助,曾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缩小了教师间教学质量的差距而备受一线教师的欢迎。也为广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所推崇。但是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在经历了几年的集体备课后,预期的效果并没有显现,相反却因讲究形式、效率下降、研讨缺失而广受诟病,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如何使集体备课重新焕发活力?国内外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成果,给我们提
留学过来人最希望你知道的理财技巧。  前段时间,基金“七上热搜”,引发人们对于投资理财的热议。曾经的“股民”更新换代变成“基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基金市场。据西南财大研究报告,2020年新增“基民”中,30岁以下的“90后”年轻人占到了一半以上。  如今,年轻人在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已经不是八卦和明星,而是“买白酒还是新能源”“买蔡总还是买张坤”。从“90后”被戏称为“韭零后”的网络调侃中能
[1]    来北京前,我那永远以闺女为骄傲的爹妈早就把我进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决赛的事宣扬给了七大姑八大姨,以至于回外公家吃饭时他老人家都得抖着官腔问:进京赶考欤?  其实参加比赛都是假的,来玩才是真的。自己还不明白吗?什么奇迹与隐藏未知的实力,都是漫画小说里的,真实世界的实力都写在脸上。比如迎面走来的那个气势如虹的女生,我猜她肯定会是总决赛第一,就猜准了。还有那个吃饭时老在我们背后用
2009年浙江省将进行首次新课程高考。在新课程条件下文综政治高考将会有何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一、如何看待新课程条件下的高考    分析新高考,有两份资料要重点关注:一份是先行进入课改地区的高考卷,如山东、江苏、广东、海南、宁夏等省的高考卷(上海、北京的高考卷也值得关注,它们虽然不是第一批课改地区,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这些试卷将为我们浙
高中的时候,我们班里总有几位“戏精”喜欢模仿土味视频里的搞笑段子。  一日,一个男生抡起拳头,揪着同桌的校服领子,满脸凶狠地吼出几句金句:“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配上同桌那副悔恨交加的表情,十足一场“兄弟反目成仇,穷小子变富后复仇记”的大戏,一时之间竟觉得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  我就站在你面前,几分像从前。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句话里面很可能藏着一个让观众深陷其中的复仇大戏。但单从这
一分钟认识理樵:生于西北边陲小城,热爱牛肉面和涮羊肉,南开大一在读,天天早饭吃煎饼果子,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毫无抵抗力,生性乐观,在难搞的日子里也要笑出声来。喜欢读书写字刷剧和录深夜情感电台。希望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灵魂,可以从一切事物中汲取温暖,也可以把温暖带给别人。一个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天天担心头发会掉光的假冒00后。  发表文章:《最美的时光,最美的你》《请您保重,直到时间尽头》《你说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