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微生物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眼睛中也有很多独特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菌种之间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会直接导致人类出现眼部疾病,对于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双眼中的各微生物菌种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微生物群在眼睛中所产生的作用是有一定争议的。此前大部分医学家认为眼睛中的微生物会被眼泪杀死、冲走。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眼睛中存在着一个核心微生物群,其存在和人们的年龄、地理范围、种族、是否佩戴隐形眼镜、眼部疾病的发生情况等有很大的关系。核心微生物群主要指的是葡萄球菌属、白喉属、丙酸杆菌属、链球菌属等。除了这些细菌之外,圆环病菌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因为其几乎存在于超过65%的健康个体的眼球表面。
  从这一理论出发,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应该更加深入地分析微生物菌群存在的风险和优势。在最近一项涉及美国30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超过60%的急性结膜炎(粉红眼)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发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也就是说,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眼部的菌群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感染问题,威胁人体的免疫力水平,所以需要谨慎使用。

二、眼部存在的新的微生物类型


  以往的十余年时间,对于眼部微生物群与疾病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极大地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医学研究人员得出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都是相关联存在的,均说明这些病菌与患者的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干燥综合征、细菌性角膜炎等,但是这些细菌是否会真正导致这些疾病目前仍无法准确判断。莱格(St. Leger)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后认为,眼睛表面的微生物能对免疫反应产生刺激影响,充分保护眼睛使其不会受到致盲病原体的侵蚀,比如绿脓杆菌。

  2016年,美国眼科研究所的眼睛免疫学专家雷切尔·卡斯皮(Caspi)和莱格(St.Leger)发表论文,认为保护性的细菌生活在眼睛附近或者眼睛上。科研表明,人们发现了这种常驻病菌——Corynebacterium mastitidis(C.mast),其能够有效刺激细胞免疫力而释放出一定的抑菌系数,通过泪水的分泌可以有效免疫有危害性的微生物菌种类型。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C.mast和防御性的免疫力反应之间有著必然的因果关系。C.mast出现在眼部的表层位置时,小白鼠对于两种导致失明的病菌存在着较高的抵抗能力,两致盲病菌分别是白念珠菌和绿脓杆菌。
  在莱格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想要通过研究确定C.mast与双眼免疫力有很大联系,想经过开发之后再应用到临床医疗多种类型的病症上,比如干眼症等。

三、人类眼睛中也有类淋巴系统


  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神经学家Maiken Nedergaard博士与哥本哈根大学及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Xiaowei Wang共同组建的研究团队对于哺乳动物眼睛内的类淋巴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正确的论断。Nedergaard率先提出“类淋巴”一词,给人类眼睛免疫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该研究指出,通过类淋巴系统可以有效保护眼睛的健康,同时也强调了类淋巴系统对于眼睛免疫系统的废物处理途径损坏而导致的青光眼具有一定的效果。Nedergaard在研究论文中写道,与大脑类似,眼睛中也有一些被限制的空间,所以需要达到液体的稳态标准,但是眼睛与大脑都没有淋巴管,而淋巴管是清理外周组织液体与溶质的关键器官,其产生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该研究团队发现了淋巴管连接到大脑处理废物的一个通路,这是在医学界研究中首次提出的,该发现为如何理解代谢废物的清理与细胞碎片开启了新的窗口。这些研究论文的提出对于人类理解淋巴管与大脑如何共享关键通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炎棒状杆菌诱导了白介素(IL)-17的产生,这是一种对宿主防御十分重要的信号蛋白。IL-17蛋白吸引了中性粒细胞到达结膜,并将抗微生物蛋白释放到眼泪中。不过,乳腺炎棒状杆菌为何能够耐受自己引发的免疫反应?为了确定微生物是否能够促进小白鼠中的免疫反应,St. Leger将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带有乳腺炎棒状杆菌;另一组则用抗生素杀死乳腺炎棒状杆菌及其他眼部细菌,然后加入白色念珠菌。对照组的小白鼠可正常抵御真菌的感染,而使用过抗生素的小白鼠则无法消除白色念珠菌,导致眼部全面感染。St. Leger还注意到,NIH动物机构中的小白鼠带有乳腺炎棒状杆菌,而杰克逊实验室(JAX)及其他供应商的小白鼠则没有。这一偶然观察到的现象让研究人员下决心去调查这种细菌是否真的长期存在于眼睛内。他们在小白鼠眼部接种乳腺炎棒状杆菌,以确定几周后是否还能培养出微生物。在接种乳腺炎棒状杆菌后,JAX小白鼠的结膜产生了γδT细胞,它们释放了IL-17蛋白。数周后,研究人员仍然可以培养出乳腺炎棒状杆菌。然而,接种在JAX小白鼠眼部的其他细菌却消失了,也没有诱导出局部免疫力。“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让乳腺炎棒状杆菌能够在眼睛中生存下来,而其他类似的细菌却失败了。”Caspi谈道。不过,St. Leger也指出,尽管乳腺炎棒状杆菌似乎能刺激有益的免疫反应,但也可能引起疾病。例如,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往往受到抑制,这可能导致乳腺炎棒状杆菌生长失控,进而引起疾病。

四、调整或者改造微生物菌种可以促进眼部健康


  在临床中进行眼部疾病的治疗时,要想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必须要综合性分析病菌在眼睛内是如何繁殖的。因此,Leger实验室和坎贝尔实验室进行联合研究,该实验在美国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眼周病菌的罪魁祸首。科研人员和UPMC眼科中心的眼科专家、眼镜师联合起来开始分析了身心健康与病症患者的眼部免疫力的相关数据信息。
  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准眼症”的治疗方式,有效促进代谢免疫系数的调节。但是,“准眼症”只能应用到干眼症的治疗中。这是因为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研究,美国每年大约有超过400万人罹患干眼症,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是非常迫切的。
  很多基因学的专家也投入眼部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中,希望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改造实现眼部疾病的治疗,让有益的菌种长期居住在眼睛的表面,成为人类保护眼睛的长期载体。这是由肠道类疾病研究启发而来的,转基因细菌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缓解结肠炎等疾病中,且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人类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眼部的微生物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且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当前医疗领域对于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和利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利用微生物进行眼部疾病治疗时,在治疗开始之前,医疗人员还应该积极学习多个方面的知识。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可以不使用眼药水等传统的方式就能够有效治疗眼部的疾病,只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喷入细菌进行治疗,这些细菌就会长期存在于患者的眼部位置,进而繁殖、生长以保护眼部健康。这为眼部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员通过该结论可以了解到微生物对于人类健康是有益的,对眼部独特微生物的研究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提升人类的生命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一些小意外可以通过急救小常识来自己解决,及时将损害降到最低。所以,人们学习一些急救小常识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一些突发状况下的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引发感染。  急救方法: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可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
一、案例背景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与善人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舍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得人善言,如或金珠宝玉。见人善言,美于诗赋文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所教授陈会昌看来,正是教育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什么是子宫肌瘤  作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同时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由于生成子宫肌瘤的原因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其中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所以子宫肌瘤更为确切的说法是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发病的原因至今为止仍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正常细胞的异变、雌性激素与局部生长环境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  (一)子宫肌瘤的临床表
近年来,骨折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每年都保持一定的增长率。骨折不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也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骨折患者大多处于中壮年,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造成残疾,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树立康复的信心与决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骨折患者的心理特征  1.悲观。从身体健全到生活不能
通过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洞察他们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能力。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正确的理解力以及强大的引导力。  洞察较观察最大的区别是,观察仅停留于认知层面,而洞察是透过问题看到了本质。一个具有洞察力的教师,能根据孩子的行为读懂他们的内心,还会认可和接纳幼儿的感受,时刻带着反思性思维,不断审视自己的反应和行为。而理解孩子、认可孩子是塑造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基础。  洞
一、强化教育使命,破解“测试做假”难点  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虚报成绩、敷衍了事等现象,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此,大家“心照不宣”、“无可奈何”。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种:一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指示”,为满足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文件要求;一种是地域问的“攀比”、“面子”等,使得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数据上报的执行者——体育教师违心地测试、虚报;一种是对学生体质健康
3月27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成立12周年庆”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康比特健康产业园举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焦颖、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人才服务部副主任钱王子迪、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培训部主任冯淼、中关村惠康运动健康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嘉虹、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众健康事业部副经理郝士恒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还吸引了国内运动营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合理利用游戏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从而帮助幼儿累积科学感知经验,迸发科学灵感。沙水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游戏之一,是幼儿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对自然产物沙和水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索的游戏活动。沙水游戏包括玩沙、玩水、沙水结合的一系列相关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深受不同阶段的幼儿喜爱。沙水游戏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
胃溃疡的发病因素  一般胃溃疡的患者大都感染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还指出,胃溃疡的发生可能与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喝咖啡等情况有关,这些也是诱发胃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发病的原因,因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对人的胃黏膜造成较大的刺激和损伤,并会导致胃酸分泌过量,或者会致使患者的胃溃疡加重。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25%的胃溃疡患者发病或者病情加重,与使用非甾体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的行为,特别是对班级特殊幼儿,要给予特别的爱。  我班有两个特殊的孩子,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与同龄幼儿相比,在智力、口语表达、动作等方面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