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价值基础与实施逻辑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法治教育的价值基础是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即法治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学生对公平、正义价值观深刻体悟;法治教育的目标价值:引导学生对自由、平等价值观自主生成;法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模塑学生对秩序、稳定理念自觉认同.新时代,应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中,推进法治从理想追寻转化为个体需求,强化法治从思维方式转化为行为方式,力促法治由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信仰.基于价值基础和实施逻辑的视角研究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为切实推进高校法治教育的整体性、根本性、实效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农户的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是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绩效的衡量基准,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在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实地采集山东省微观农户数据,应用Logit、Probit两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配置状态和所在集体组织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列,表征农户土地配置状态的变量依次为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承包地被征收占用对家庭生活水平影响情况和家庭人均收入,代表集体组织发展水平的变
媒介融合时代,博物馆内容的建设与传播也发展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跨媒介叙事理论提出的去中心化故事世界、多平台合作和粉丝参与,与发展博物馆内容传播、构筑博物馆类图书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可适性.博物馆类图书融合出版依靠自身资源建构故事世界,选取优质故事内核,借助不同媒介平台特性拓展故事内容,并通过多平台间的协作互通形成“互媒”特质,发挥和利用粉丝群体的创作性,最终实现完善受众阅读体验、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和参与.
伴随着教育部公布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名单,高职院校拥有了 自己的“双一流”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家、社会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主体单一化、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业评价主观化等突出问题.为此,构建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于日常教学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强化师资力量、重视育训并举、发挥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优势,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有助于“双高计划”之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农业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分析了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意义.同时,基于课程基本组成要素,尝试构建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框架体系,并对二级指标的具体标准作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课程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