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吒如何“救猫咪”——浅论西方经典叙事与中国传统故事之结合

来源 :文艺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身处疫情之下,中国电影市场仍在稳步攀升。这除了我国政府对有效控制之外,中国电影本身质量的全面提高也不容否认,包括剧作。本文将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相对照,对西方经典叙事与中国传统故事的结合加以分析,并给出了作者个人的一些小建议。
其他文献
钢琴教学实践的积累、前行,系于教师的引领,近代中国钢琴教育进程中涌现众多佼佼者,本文为记念一位桃李芬芳、经历不凡的师者—莫嘉琅[1]教授。她从事钢琴艺术的60余年,主要可分为上音求学、内蒙支教、南艺执教三个重要阶段,期间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文章是笔者从其教学研究文献、随笔以及多方面访谈资料中对其钢琴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总结,篇幅侧重基础教学,涉及乐感启蒙教学、基本功训练方法、理解音乐、重视儿童心理等。
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愈加强烈,画家思想愈来愈开放,艺术家们努力寻找打破传统习俗的绘 画方式,综合材料作为一种媒介,使得绘画领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画家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质,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达 到自己的需求。综合材料在国画领域的运用,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形式,利用材料特有的属性改变国画的外部特征,创新出新型 的表现形式,使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呈多元化发展。综合材料的运用使绘画不拘于传统的绘画形式,给予画家充分的表现自由, 更好的表现画家的内心情感与情绪。本文主要通过来源、种类、技法分析综合
声乐不仅需要良好的歌唱能力,还需要情绪上的融合。这是因为唱歌的方式需要根据情绪地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感情的表现在声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写在声乐演唱中情绪的表达与应用解析。
电影《风声》围绕着日军和伪军企图抓出潜伏在汪伪政府的共产党“老鬼”展开剧情。五名嫌疑人被软禁,被审讯,互相怀疑,矛盾不断激化,再到有人被栽赃,有人死亡,直到一步步揭开谜团。影片也在“老鬼”和敌人的不断周旋和观众的猜疑中走向高潮。电影《风声》拥有独特的叙事角度,贯穿以符号语言,并诠释女性主义的意识。在影片中,视觉设计的呈现效果也近乎完美,长镜头、大特写,以及片中大量出现的酷刑画面,无不体现出影片创作者企图给予观者在感官与心灵上的双重震撼,同时,影片也体现了大众传播功能和影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当今时代,戏剧艺术发展纷繁多样,德国戏剧理论家雷曼所著的《后戏剧剧场》一书便是其中一朵奇葩,该书梳理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至今的现代戏剧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本文主要探讨后戏剧剧场的身体性特点与现代舞结合的可能性,及身体性的具体意义。
《疾走罗拉》是一部哲理化电影,它表现了对事物本源和人的生存意义的探索精神。在剧作手法上,该片采用了三段式的、循环往复的叙事模式,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置换,自由灵活的时空组织方式,不断的设置悬念等叙事模式,从而成为了德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文本。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工作愈演愈烈,非遗保护的开展如火如荼。“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三传之解”在于对“传承”、“传习”、“传播”的探索,“传承”传的是文化之典,承的是民族志气,“传习”传的是非遗之脉,习的是舞蹈之韵,“传播”传的是舞人之意,播的是乡韵之种。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布努瑶非遗传统舞蹈的活态传承为母题,探索“非遗舞蹈进校园”中传承、传习、传播的既定规程。
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表演者需通过自身对意境的理解,尽情的投入表演,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怎样利用舞蹈来塑造人物,怎样感染和打动观众,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为一名资深舞蹈演员,对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再创造进行分析。
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解读研究多以其鲜明的战争题材为整,对战争本体的客观视点和受其关联的人之命运、情感和道德等主观视点做综合性分析,强调其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而女性角色在这些解读中所起的作用只是人文关怀审美的一小部分,鲜少作为独立的被解读的对象。本文着眼于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以女性主义作为解读视角,讨论此作品对女性的关怀表征及女性自由的尝试,而这些由男性作家瓦西里耶夫为女性角色所做的发声,却也表示出“女性”依然是附着于男权下的第二性。
起源于基层民众,直接反映民众生活与各种体验的民间艺术,与艺术家在民间艺术滋养下再造的“庙堂”艺术,孰“俗”孰“雅”,孰高孰低?我们认为,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在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日渐注重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语境下,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