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化——创新家园合作模式的新起点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常见的家园合作形式以及其取得的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园合作中存在着实际操作层面的“幼儿园中心”倾向和“封闭”倾向,同时调查结果也传递了家长对家园合作的针对性和参与性的诉求,提出了“园本化”是创新家园合作模式新起点和基于“园本化”的开放性家园合作构建模式。
  【关键词】园本化家园合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49-03
  【Absrac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is very important. The study used questionnair to find the common for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and to find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operation in pratical level had “kindergarten-center” and “closed” tendency, while findings also found that parents expected a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them. The study suggested kindergarten-base is a new beginning of creating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as well as how to build an open cooperation model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Key words】Kindergarten-baseCoope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CreatingModel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都把自己当做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1]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园合作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教师及家长自身的成长也有巨大的帮助。
  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对家园合作工作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幼儿园在家园合作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家园合作中家长、教师各行其道;缺乏相互信任与尊重;平等合作成分少;活动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不顾家长兴趣的盲目性以及家园合作表面化;合作中家、园责任不明确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目前的家园合作工作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2]的精神;与幼儿园家园工作所预期的应有效果相背离,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问题?又如何保障家园共育幼儿的远景得以实现?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常见的家园合作形式以及其在共育幼儿中发挥的作用或效果。
  二、研究方法、结果及分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了解幼儿教师、家长最常用(见)的家园合作形式及它们在家园共育中起的作用。笔者随机调查了所在地的11所幼儿园(其中9所私立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共发放了教师问卷68份和家长问卷169份,回收了68份教师问卷,其中27份为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的40%,回收了169份家长问卷,其中64份为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的37.8%。
  2.结果及分析
  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分别指出了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合作形式有14种,它们是:家长会、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册、入户家访、电话家访、家教讲座、家长委员会、开放日、成果汇报会、接送交谈、家教现场指导、家庭互动、大型亲子活动及网站论坛。表1是教师、家长所列的最常用(见)的五种家园合作的形式。表2是在家园共育中,幼儿教师、家长认为最有效的五种家园合作形式。
  调查显示,虽然幼儿园性质有所不同,但采取的家园合作的形式相似:既有传统面对面式的家长会、接送交谈和家教讲座,也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话家访、网站论坛。超过50%受调查幼儿教师和家长说幼儿园开设了自己的网络论坛,利用网络开展育儿辅导,其中30%的教师和39%的家长认为网络论坛对家园共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表明利用网络开展家园共育日益成为家园合作的一种模式,与此同时,其内容的针对性、更新速度及互动的有效性有待大幅度提高才能得到家长的全面认可。
  表1显示了幼儿教师、家长各自所列举的五种最常用(见)的家园合作形式,其交集是家长会、开放日和成果汇报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园合作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的“幼儿园中心”倾向和“封闭”倾向。家长会、开放日或成果汇报会更多地体现出幼儿园的“上位”控制者身份,幼儿园决定家长会、开放日或汇报会的一切内容或流程,家长只是以“下位”配合者的身份旁观,信息由上位单向向下位且只向下位传递。
  比较表2中位居最有效的家园合作形式前三位的幼儿教师与家长的选项,其结果显示:接送交谈是教师与家长双方公认的最有效的家园合作形式,大型亲子活动及家庭间互动两种形式也被家长认可,表达了家长对于家园合作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的针对性和参与性的诉求。
  家园合作过程中的“幼儿园中心”倾向和“封闭”倾向是影响家园合作取得应有的成功的制约因素,同时家长认为一些针对性、互助性强的家园合作形式能取得一定家园共育的效果也传递着这么一种信息:家、园双方只有主动推陈出新,创新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才可能“把自己当做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那么,什么是“新”?如何“出”?幼儿园立足于自己的特定园情而开展的家园合作就是“新”,“新”、“出”于特定的园情,即因“特”而“新”。
  三、园本化——创新家园合作模式新起点
  1.“园本化”家园合作诠释
  本文所提及的“园本”来自于“校本”一词。“‘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3]笔者认为,在幼儿教育领域,针对幼儿这一特定年龄段的教育,用“园本”取代“校本”更为恰当。因此,“园本”可以理解为是以幼儿园实际为基础,以园情和发展为本。
  在幼儿教育得到极大重视的今天,各幼儿园不断追求着办园个性化和办园特色,“园本化”拥有因园制宜的优势,成为孕育幼儿园办园特色的沃土。家园合作也应该以“园本化”为新起点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园本化”家园合作的开发要求分析幼儿园、家长群和幼儿群的特点和需求。幼儿园所在的区域;家长文化程度、职业、专业特长及参与家园合作工作的热情;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等等都是开发“园本化”家园合作的预备性工作。只有做好预备性功课,家园合作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园本化”家园合作的开发要求善于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在客观上被幼儿园所忽视,过去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工作一般是要求家长配合,是幼儿园单向地对家长做工作。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及家长积极参与,就必须善于利用家长这一资源,发挥家长专业上的替代优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特色的谱写者。例如,有幼儿园开展的“招聘家长当老师”、“幼儿成长助教”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园方邀请相关专业特长的家长助教进幼儿课堂,协助完成教学任务;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助教,协助进行幼儿技能培养;邀请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年长家长助教,协助促进幼儿道德养成,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园本化”家园合作的开发要求紧密结合当地环境。家园合作园本化的开发与实施,是不能与当地的区域位置和社区环境相脱离的。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家园合作的丰富资源,并且也能为家园合作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2]
  “园本化”家园合作的开发要求持续、全面、全程推进。过去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工作一般带有偶发性特点,是一种特定班级或特定日子的合作,是一种更多地关注教学活动的合作,这些既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也忘却了幼儿教育应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开发“园本化”的家园合作就要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尊重幼儿教育长期性的规律,让家园合作渗透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
  由上述可见,以“园本化”为立足点的家园合作体系是崭新的,是开放性的。
  2.构建“园本化”开放的家园合作的过程
  “园本化”开放的家园合作模式是以大教育观为指导,以幼儿园的园情和发展为本,构建出以良性循环和充分互动为特点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元开放的合作空间,共育全面发展的幼儿。图一是幼儿园构建“园本化”开放的家园合作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1构建“园本化”开放性家园合作模式流程
  首先,明确以大教育观为指导思想。不能把家园合作的主体局限为幼儿园,而是放开视野,把幼儿园、家庭、社区都纳入合作的视野之内,用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家园合作工作,家园合作应该是“大”合作,自然地拓展了家园共育幼儿的空间,内容纳入学校以外各种教育因素的功能和作用,它没有把教育过程和行为局限于课堂,教育的后果单纯归结为学校的有目的教育,它认可了校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事物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效应。
  其次,定位目标:“园本化”家园合作开展要形成或展现幼儿园办园特色,丰富幼儿经验,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第三,分析条件:进行园内外资源的分析,首先,分析社区、家庭有哪些潜在的学习资源,哪些实现了共享与互动,哪些还需要开发挖掘;其次,分析园内已有哪些资源或可开发哪些潜在的资源用于积极培植家园合作?教师现有的水平如何,教师还需要做哪些功课?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再次,分析社区、家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第四,共商方案:以拓展幼儿经验为原则设计活动,以符合需要为原则确定内容,以利于充分参与为原则探讨方式,创造性地发挥社区、家庭资源作用开发家园合作活动方案,并在园内外公布设计好的方案。
  第五,合作实施: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持续、全面、全程实施合作方案。
  第六,评估反思:采用单元评估与整体评估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方式,客观评价家园合作的效果。首先,评估幼儿的道德素养、兴趣培养、特长发挥或潜能挖掘有无进展;其次,家长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得益;再次,幼儿园的社会影响是否提高,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各项工作是否得到家长、社区的积极支持。
  最后,改进提高:根据评估结果,立足园本,对照目标,找出差距,积极采取调整、改变等应对措施,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进行目标定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充分互动的“园本化”开放性家园合作模式。
  综上所述,只有立足“园本化”,建立开放的家园合作模式,才能走出家园合作封闭化、表面化、错位化、无效化的困境,才能打出家园合作的“创新”牌。园本化的家园合作为共育幼儿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注 释
  1 袁 佳.现阶段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9.22:353~355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 施 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EB/OL]. http://www.edu.cn/
  20030109/3075639.shtml,2009.09.2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 平.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7:55~56
  3 史丽君、陈玉兰.绥化市家园合作问题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09.4:185~187
  4 崔俊秀.“招聘”家长当老师[J].早期教育(上半月),2004.4:17
  5 陈 女.幼儿成长助教团——家园合作的新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6.4:58~59
  6 吕文清.建设社会大课堂:融通校内外教育 完善学生素质结构[N].光明日报,2009.08.05(11)
  7 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5.10:60~62
  8 王力红.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EB/OL]. http://www.qhfz.
  edu.cn/es/kw/zl04,1A.htm, 2009.09.28
其他文献
探索、完善学院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学院发展十分关键也十分必要,在完善学院管理体制内容上,本文首先分析应从管理思想、组织保障、教学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设计管理五个方面进
【摘要】我国教育史教材编撰的传统模式具有遵循直线式进步教育史观、注重宏观的编年体研究、采用思想——制度模式划分研究内容、学术语言追求客观中立等特征。这些特征规范下所编写的教育史教材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撰写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现实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时代要求教育史教材的编撰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转换:应该以问题为主线,体现时尚性、当代性,充分运用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驾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解放操作者的双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使汽车变得更加便捷智能,提高交通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无人
2005年3月26-27日,中华日本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日本研究与教学机构的11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对市政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大,尤其是一些大型市政工程项目的起动,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些问题对施工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施工。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章总则rn第一条本会名称:中华日本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Japanese Studies-CAJS).rn第二条本会是由中国全国日本研究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本会不从事
【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为了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道;给排水;施工质量  在市政建设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机组容量的越来越大,钢锅炉钢结构跨度与其质量要求也在相应增加.锅炉钢结构作为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施
为了提高胶带纸表面胶的黏结力,制作热风加热系统,对胶带纸进行加热,以提高其表面胶的活性,增加黏结力.在胶带纸进入加固装置时,首先当反射式传感器检测到烟箱进入设备后,PLC
【摘要】市政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系统的各个部分齐抓共管。强化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的排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一个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长效的机制,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有效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提高对市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