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手术过程改进方法并总结相关经验,为器官移植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约8周龄、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近交系BALB/C和近交系C57BL/6小鼠各选取4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进手术组(每组20对小鼠)。受体小鼠术前禁食12 h(不禁饮)。传统手术组采用腹腔注射药物麻醉,在肺动脉分叉处离断肺动脉,血管吻合采用半外翻、半内翻的缝合方式,供心在血管吻合时以浸润4℃等渗氯化钠溶液的纱布包裹移植心脏。改进手术组方案:采用吸入性麻醉,延长并修整供心肺动脉,自制心脏保存袋持续保存供心,采用降落伞式缝合法吻合血管,术后置于恒温箱中复苏,关腹后皮下注射5%葡萄糖等渗氯化钠溶液补液,术后予头孢唑啉抗感染及丁丙诺啡镇痛等。采用t检验比较传统手术组和改进手术组血管吻合时间、移植心脏复跳时间、移植手术总时间和受体麻醉恢复时间。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移植成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传统手术组建模成功15例,5例失败。改进手术组建模成功17例,3例失败。传统手术组与改进手术组心脏移植成功率分别为75%和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05)。传统手术组和改进手术组移植心脏复跳时间和受体小鼠麻醉复苏时间分别为(2.9±0.4)和(1.4±0.3)min、(43.8±6.4)和(3.2±0.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27.19,P均<0.05)。结论改进后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方法稳定可靠,整体手术时间和移植心脏复跳时间均缩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