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上,乌江流域为流放者、移民以及流浪者的聚集之地,民族众多,生境不同。由于乌江流域地貌、气候、水利、土壤等不同自然条件以及各民族的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苗族、瑶族和仡佬族的山区型农业经济,布衣族和侗族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彝族、白族以农牧为生的农牧经济,使得乌江流域历来以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水平呈现高低梯度倾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