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新资源”的作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新世纪是一个多媒体最发达的时期,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资源,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
  多媒体这种“新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已非常广泛,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备课与授课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开阔了视野并提高了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兴趣,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美术作品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且丰富了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学会运用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术作为视觉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的学科,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与多媒体教育整合,能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大大增强了美术与多媒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使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强化剂。如:声貌直观的实物展示,美不胜收的构图变幻等都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高涨,使课堂气氛达到充分活跃的境况,体现了“愉悦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欣赏水平
  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如在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日出印象》时,先引导学生从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了解印象派画家在作画时非常注重光和色的变化及自己的主观感受,然后再来欣赏作品的构图色彩等知识。通过网络即可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清晰的美术作品,也了解了大量的画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所赋予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使他们了解了画家给予人类历史的积极影响。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如《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世界古代美术作品欣赏》、《世界现代美术作品欣赏》等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三、增强造型、表现能力
  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的美术学习活动。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十分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实践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课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等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运用造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多媒体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其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通过对各种美术题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绘画效率与创新能力
  如在电脑绘画中运用绘图软件可以进行复制、翻转、粘贴等,在表现人多热闹的场面时,只需大量复制、粘贴即可表现出,涂色时仅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并且画面效果颜色鲜艳、工整。且在 图像处理软件中可以运用滤镜菜单中的等程序来做出特殊效果,如肌理、渐变、幻影、风速等效果。而这些效果用手绘的方式无法绘制出来的,因此电脑绘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效率,更主要的能给学生提供探索新技巧创新新技法、奇效果的好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大胆的去画,去创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角等多样化的外部剌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其想象能力。
  总之,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努力挖掘美术课视觉艺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做班主任已近二十载,期间的辛酸苦辣、跌宕起伏与成绩一起深深的烙印在我的教师生涯。学生的逆反、成绩的起伏在每位班主任的职业生涯中都碰到过无数次。在我看来一切的跌宕,最终需要凭借坚定的信念、特色的管理、灵活的策略、真诚的相交将其平息,而尘埃落定时,也正是我们与学生收获之时。  失利,我给以信任  我最近一次带的班是2007届的文科班,一直以来我们班都是年级前茅,一直行走在光环的笼罩下。有段时间因为培训
本研究以玉米wf9、四倍体玉米Twf9及其与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9475正反交配制的F1杂种MP30、PM30、MP40和PM40为材料,运用细胞学技术对多倍体材料9475、Twf9、MP30、PM30、MP40
甘蔗为禾本科甘蔗属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作为生产食糖的重要原料,也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本文利用MSAP检测8个甘蔗伸长期DNA甲基化水平和5个成熟期品种甲基化水平,并克隆回收部分条带,研究其与甘蔗农艺性状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甘蔗伸长期甲基化分析表明,11对引物组获得了4719条多态性条带。其中,非甲基化多态性条带4288条,全甲基化多态性条带241条,半甲基化多态性条带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苦乐兼而有之,有劳累也有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工作的繁杂与艰辛,但我更清楚肩上的责任,我认为做班主任是充实的、快乐的。在当今形势下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班主任呢?下面我就具体工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新时代的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树
今天早上第三节是我的语文课,我引领学生学习《蒙娜丽莎之约》一文,当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合作交流时,我突然发现张妍珂同学把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传递给了蔡嘉兴,并点头暗示蔡嘉兴再往下传,当纸条传到杨金豪手里时,又暗示杨金豪继续往下传,她可能太专心于那张纸条,完全忽略了我追随的目光。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同学,想到这里,我走过去悄悄地收了纸条,并不动声色地把纸条放到了讲桌上,看到这一切后,张妍珂立
观看了杜郎口中学以及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让我感到,为学生,为老师减负,势在必行了。通过一学期的试行,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  首先,如何落实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1、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大组 (每组6或8人)。分组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A、B、C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艺术鉴赏课教学在高中已普遍开展起来。但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各学校按规定,课程是开起来了,可开课的形式、教学的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徒有虚名,课程表上的艺术课实际却上成其他科目;有的把艺术课上成了照本宣科的史论课;更有甚者纯粹为了应付高考,把艺术课改为了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这种老套的、陈旧的、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学方式依然在羁绊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新要
该研究利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ate EMS)的石蜡油处理成熟的玉米花粉,结合对M1、M2化突变体的观察、选择和鉴定,对EMS-石蜡油花粉诱变创造玉米新种质及其
以长江下游麦区中筋型春性冬小麦品种扬麦158为对象,通过不同氮素基施量,在拔节期塑造三种类型生长量(主要是茎蘖量)差异显著的群体,即生产上具有典型代表的小群体(茎蘖量50万/亩左右)、中群体(茎蘖量65万/亩左右)、大群体(茎蘖量90万/亩左右),中期设置四种施氮处理(6.9kgN/亩,倒3叶施;6.9kgN/亩,倒3叶和倒1叶均施;4.6kgN/亩,倒2叶施;不施氮为对照),研究中期施氮对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