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1,KGF-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KGF-2和白介素-6
【出 处】
: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基金项目】
:
supported b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09CB522900);Youth Fund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001549);Shanghai Program for Cultivation of 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1,KGF-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KGF-2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组。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天枢和气海穴治疗;SASP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应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KGF-1、KGF-2和 IL-6 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SASP组大鼠结肠病理学均有一定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 KGF-1、KGF-2 和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经隔药灸和SASP干预后,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隔药灸和SASP均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KGF-1、KGF-2和IL-6的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和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撰于1798年的一本医书。作者仿《伤寒论》体例,汲取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为流行较广的温病名著。其中不少医方如清营汤、银翘散已移用于兽医
《无机化学学报》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内容包括固
<正>"广州好,人道木棉红,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这阙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忆江南",咏出了广州市民对木棉的喜爱之情。不单是因为她的伟岸挺拔、花开灿烂,
近期,随着牛羊饲养量的增加,我区牛羊布鲁氏菌病再次进入兽医同仁的视线,且有人感染病例.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最常发生,且可由患
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当前科学体育形态替代宗教体育形态的合理性与进步性。同时又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科学体育形态下人类为此付出的超额代价以及科学形态下体育对人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