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适到朱熹:“过不及”辨略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遮""表"之诠,固由佛家因明学所盛讲,其否定与肯定之命题形式,却也符合水心、朱子直面《论》《庸》之情形:朱子将顺的或正的逻辑为取径,吾人是谓"表",水心以逆的或负的逻辑为路向,吾人是谓"遮"。而"过不及"命题与叶水心人性修养之普罗主义的主张,与责任承担之儒家精英主义的水心、朱子之不同进路的考辨,尤有趣味。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党政干部工资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路径进行探讨,对于充分调动党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规避权力寻租,推动我国吏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能源,经济发展对煤炭存在巨大的依赖性。检测这种依赖性的有效方式是确立一个比较直观的能够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参考指标,进而
有几位朋友怜惜笔者老朽不能上网,经常,不,几乎每天给我发来他们看好的东西,帮助我打开这一扇观察世界的落地窗。感动之余,久而久之颇有点依赖:到时收不到就怅然若失,大感郁闷,又惦念丛生。昨天,在一堆东西中,居然看到一个大问号——“鲁迅为什么不谈民主?”作者似乎还是名人,我孤陋寡闻,不能断定。  据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可什么是“民主”,一百个专门家或许就有一百种说法吧!百家争鸣,也是一个好东西。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