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质变正在悄然发生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短短8年时间,中国汽车营销行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销售模式,到简单模仿、照搬西方的4S专卖店模式,再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经销商模式;从传统的广告促销到广告、公关、线下活动整合营销;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手机、户外等媒体形式的立体式运用等,在快速奔向1300万辆的过程中,中国汽车营销行业已经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操作准则,为当代中国营销贡献了丰富的营销思想与案例。
  当然,现在还不是给过去盖棺论定的时候。眼下迫切的任务是,我们必须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中国汽车市场达到1300万辆的天量容积的时候,我们的营销战略、策略和战术是否还要延续以往的那一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从年产销几百万辆到年产销1300万辆,这不仅仅是一次“量”的飞跃,更是一次“质”的飞跃,中国车市的竞争格局、竞争手段都将呈现出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形式,新的市场机遇也将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
  总体来说,这种“质变”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其一,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开始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平分秋色。8年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个位数,但2009年跃升到近40%,随着国家扶持自主品牌汽车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一份额还有扩大之势。在营销层面,双方也在互相借鉴对方的品牌战略和营销打法,自主品牌为了“进城”,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塑造品牌,改写以往低质低价的形象;合资品牌则大规模“下乡”,不得不放下身段,学习自主品牌的“土狼战术”。
  其二,一、二线城市的低速增长与三、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城镇市场的快速崛起。2009年中国车市之所以能够抵御金融危机冲击,除了政府利好政策支持,关键一点就是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市场的突然爆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地区仍将是车市增长的驱动器,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江浙等一、二线市场由于汽车保有量较大,增速将趋缓。这种二元格局的存在,将促使汽车厂家对营销策略、网络布局、营销手段加速转型。
  其三,海量的市场空间,不仅将打造一大批月销四五万辆的明星车型,同时也将给个性化的小众车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容量扩大之后,市场内部的缝隙也进一步加大,原来一直受压制的个性化车型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典型的案例就是城市SUV持续热销。可以预料的是,中国车市的个性化风潮将越刮越猛,市场格局将呈现“强者恒强、弱者不弱”的局面。
  其四,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标志着中国已经正式迈进“汽车社会”的门槛,汽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紧张等。因此,政府、社会组织对汽车行业的管理、限制政策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厉,而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将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汽车营销将被迫游走在市场与政策的边缘,在“走钢丝”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其五,随着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识、对汽车品牌的理解、购车决策过程都出现了新的质变。对他们来说,汽车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企及的梦想;汽车不再那么神秘,汽车品牌的光环不再那么耀眼,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媒体不再是消费者获取汽车信息的主要渠道,以互联网、3G手机、分众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QQ、博客、论坛、微博为代表的新的沟通方式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购买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质变,也促使汽车厂家、经销商的营销推广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其他文献
在知识与经济的时代,现代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和知识体系,才能保障企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对于企业而言,培训是获得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主
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和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经营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成为各学科竞相参与研究的领域。就城市经营的国外研究状况,从城市经营思想萌芽、城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适应证
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从这一问题出发,着重探讨了风险投资中的有效治理机制,进而阐明在我国建构这一机制
经过10年漫长的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自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10国建立起更紧密的贸易关系。